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历代王朝给太子选妃的范围都是非富即贵,多是王侯将相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可大明朝就有那么点不一样了。
这还得从老朱说,登基之后有感前朝的各种前车之鉴,老朱深知内臣,后宫以及外戚干政的严重后果,在宫门外立了三尺铁牌,铸了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只不过后来随着文官集团势力越来越大,后边的皇帝从实际出发就把这个祖训当成了摆设,给太监权利以内廷制衡内阁,再后来这个铁牌被大太监王振给挪走了。
而对于防患外戚干政他则实施两个方法。
第一则是选妃制度的改革,抛弃门第之见,只选择普通良家女子。除了开国之初与勋贵联姻外,比如太子朱标娶常遇春女,朱棣娶徐达之女,而后明一代的后妃很少出身勋贵家族多是普通民家,一般选妃以京城及周边地区,类似后世的海选,然后由礼部挑选几十人带入宫,最后挑一两个当后妃,余下以礼送回家,这样以来后宫中的皇后,妃子都来自普通人家,无权无势对皇权形成不了威胁。
便如周皇后他爹周奎原本就只是个算命先生,还有田贵妃他爹田弘遇也是个普通百姓,因女而贵后,也都是授予有职无权的虚职,比如在锦衣卫里挂个名头,但是会被封爵最高是侯爵,前期这个爵位还是可以继承的,但明朝皇帝最外戚一直有防范之心,时不时打压一下避免其势力膨胀,像到了明世宗嘉靖帝在位期间,以外戚世封非祖制,认为“祖宗之制,非军功不封,洪熙时,都督张昶封彭城伯,弟升亦封惠安伯,外戚之封,自此始。循习至今,有一门数贵者,岁糜厚禄,逾分非法”。因此废除了外戚爵位世袭的惯例。
故有史书:“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
第二个方法,则是加强后宫管理,众所周知为了防止太监干政,朱元章铸铁牌立宫外,其实他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命工部制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牌用铁,字饰以金。
里面是复着令典,对于各种规矩说的很是详细。
还有在洪武元年,朱元章就命儒臣修女戒,谕翰林学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卿等其纂女戒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即便到了崇祯帝时,那后宫铁牌依在,且其几乎不在皇后嫔妃等人跟前谈及国事,而周皇后等人也几乎不在他跟前议论国政。
所以终明一代,几无后宫乱政外戚专权之事。
而崇祯看是询问常宇,实则也在试探这个权势滔天的太监是否知分寸。
已经让你干政了,但你要有底线,别什么事都搀和。
常宇又不傻,他知道什么能管,什么不能伸手,便连太子使劲给他使眼色他都装作看不见,他知道假若再在太子大婚这件事上耍小聪明,那就动了崇祯帝的逆鳞了。
作为皇帝继承人,传宗接代延续香火那是生来就要背负的责任和义务,往大了说是国之根本,往小的说是保你这脉不绝种,常宇两次以战事正激局势不稳来为太子推延,崇祯帝迫于无奈也能应了,但眼下你再这么着,他就要怀疑你别有用心了。
听不见,看不到,不想管,不想问,就是常宇的这次态度。
太子很苦恼,但崇祯帝很满意。
“中秋过后,此事便交由礼部去办”崇祯帝看了朱慈烺一眼表情澹澹,随即又看向常宇:“中秋团圆夜,朕觉得宫里头冷清得慌”。
常宇一怔,崇祯帝这话说的没头没尾,令他一时不知如何接话,但还必须得接,略加思索便道:“皇上是要宫里头热闹些?”
崇祯帝澹澹一笑:“朕是要宫里头热闹些又要心里头热乎些”。
常宇有些懂了,这宫里头热闹容易,搞些乐子便可,皇帝要心里头热乎些……难不成是暗示周国丈那边。
可是想想又不太像,崇祯帝两口子如今对周奎那一家子可谓讨厌至极,决然不会召他们入宫的,那……
“恳请皇上明示”常宇实在猜不透,只能硬着头皮说了这么句话,崇祯帝哈哈一笑:“朕当真以为你是朕肚子里蛔虫呢”说着一顿:“你着人传朕口谕,让德王入京过节”。
明初各地藩王手里头还是有兵有权的,小天真朱允炆要削藩逼得他四叔造反后,朱棣不想别人有样学样把小天真的手段用到极致,自此后各地藩王便如同圈养的猪,在自个一亩三分地享受荣华富贵,除此之外不允许你有其他想法,锦衣卫和东厂这二百年来一直盯着他们不放。
在这种局势下二百年来也没出啥篓子,至少没出啥大篓子,无非是各种勾心斗角日夜诅咒朱棣这一脉早点完犊子,虽然不敢骂出声,但身体很诚实,只要朝廷有事俺就旁边吃瓜只看不帮忙,比如崇祯帝募捐,就没一个响应的,即便被贼军围困时也多的是一毛不拔之辈。
然后报应就来了。
二百年下来各地藩王本就开始凋零,有绝种被废国的,有搞事情被废掉的,加上李自成和张献忠助攻,破城就诛杀,十余年间,杀藩王近二十,据统计李自成杀了十二个,张献忠杀了七个!
简单来说,就是大明朝的藩王几乎已被屠戮殆尽,即便常宇出现也只不过解救了晋王和代王幸免于难。
宗室几乎被屠杀一空,这让崇祯帝的心情复杂至极,悲痛欲绝之中夹着羞愧又有点暗自欢喜。
这话怎么说呢。
便是普通百姓人家都想着传宗接代开枝散叶,子孙越多越好,别说皇家了,子孙繁衍枝繁叶茂越兴盛越聚气啊,结果转眼间被人砍的孤零零的,愧对祖宗不说,颜面也不好看,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没了底蕴没了底气,得亏是大明朝,若是汉唐时期,皇室孤零零的早被那些士族门阀给干翻了。
所以崇祯帝迫切想让朱慈烺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开枝散叶,生的越多也好,当然他自己都还想加班赶点的再生几个呢。
可又为什么说他内心还有些欢喜呢?
当然是一口恶气啊,平常百姓家都有兄弟不和妯里置气,更不用说他们家这两百多年的各种恩怨了,当然这还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藩王给朝廷的财政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压力!
藩王虽然没了兵权,但世受皇恩,拿着俸禄由朝廷供养者白吃白喝,有人会说养几个王爷而已能有啥压力,只能说小天真,你太天真了!
真的只是几个藩王么?
据统计,朱元章一共封了二十八个藩王,余下都是朱棣及后代皇帝分封的,除去绝嗣,撤藩还有入宫当皇帝的大明朝历代封了六十八个藩王,追封二十位,其中五个继承大统当皇帝,29个因惹是生非或无子被废掉或撤除,截止崇祯帝时有三十个(一说二十四)
那么朝廷养不起三十个么?
小天真别着急,哪个藩王不弟兄好几个啊,老大世袭藩王,其余弟弟封为其他王,姐妹都是郡主,这些人都要开枝散叶……
你可知道这些藩王们因为不能出封国,平日都干什么?疯狂繁衍人口以及吞并土地掠夺财富!
明朝两百多年的传承,王爷贵族就有数万至多,老朱的直系血脉繁衍了几十万,甚至有文章称老朱的后代有百万之巨!
那么多人吃喝拉撒都是朝廷供养啊。
这个数据不知道是否确实,然则根据《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介绍,在万历初年,朝廷财政支出一共是一千八五十余万两,其中五百五十万死宗藩俸禄开支,比例接近百分之三十!
所谓俸禄,除了钱还有物,马匹,布,绢,罗,盐,布……据后人统计,朝廷养一个藩王每年相当于支付人民币七千万到一亿,以崇祯朝三十个来算,每年就是二十亿起!
更无语的是,他们拿着天价工资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却还不用纳税!
你说朝廷累不累!
可如今一眨眼,都死的差不多了,朝廷瞬间节省了天价的开销,你说开心不开心呢!而且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俩货呢,做事都是连窝端,要杀都是直接灭户那种,以至于很多藩王连个继承人都没了,等于绝嗣。
而眼下,大明藩王还延续的已寥寥无几,太原的晋王,大同的代王,青州的衡王,济南德王,兖州鲁王,建昌的益王,饶州淮王……满打满算都凑不齐两只手。
从太祖皇帝开国时二十八,到鼎盛时八十多,到自己登基时三十位,再到现在七个!崇祯帝可谓是感慨万千羞愧难安啊,老朱当年拼命的生拼命的开枝散叶,现在倒好,快成光杆了。
心中愧疚再加上这年余周边几个藩王表现良好,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终归是给朝廷出了不少力气,这时崇祯帝又觉得血浓于水啊,该亲近就亲近一下,逢年过节的时比往年热情许多。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还吆喝一起进京团圆吃年夜饭,要知道藩王平日无召是不能出封地的,他们每年一度的机会就是过年时候。
但皇帝也并非每年都召他们入京过大年,特别是在这几年兵荒马乱的,能免则免,能不见就不见。
但去年就不一样了,虽战事未平,崇祯帝还是下旨召周边几个藩王入京,南边两个因为路途遥远且要经过战乱区便没下旨。
一道圣旨让几年没出门的几个藩王自是欣喜不已,特别是皇帝还对他们大加赞赏,这是相当有面子的。
宗亲要团结友爱!过年的时候崇祯帝虽没明说,但话里话外都表达出这个意愿,当然谁能听的进去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但是他最近确实非常欣赏一个藩王,那就是济南的新晋德王朱由栎。
德王并不富有,比之大同散尽家产的晋王都不如,更比不了大同代王及其它的了,他和兖州的鲁王并称山东叫花子王。
而其之所以得崇祯帝欣赏,则是因为这家伙实在。
手里有十个,他愿意拿出来八个甚至九个给你花!
小伙简单又实在,谁能不爱呢。
比起其它几个藩王抠抠搜搜各种利益算计,崇祯帝更喜欢德王这种简单实在的利益交换,没那么多要求也没那么多心思,而且特别好说话。
这不,常宇路过一趟,问他今年收成如何,借来给我。
就爽快应了。
你这么给面子,那我就让你特别有面子,所以崇祯帝下旨让他入京陪皇帝过中秋节,这是殊荣!
当然这也是给常宇面子,也让常宇有面子。
于是常宇急忙谢恩,心道,嘿,总算给块糖吃了!
殿内殿外兜兜转转好几圈,常宇口干舌燥茶不敢喝尿不敢尿,直至天色暗下来殿内点了烛光,崇祯帝才长呼一口气:“朕有些乏了,你且先去忙吧”。
常宇这才赶紧告退,装作根本没看见朱慈烺的眼色。
出了殿外,王之初赶紧迎向前想说句话,常宇摆摆手:“王公公稍待,咱家先上个茅厕”说着飞奔而去,王之初颠颠的跟了过去。
就是这么郁闷,常宇憋尿憋了快一个时辰,但不能尿,因为乾清宫里没有你太监能尿尿的地方,可是你又不能让皇帝等着你出去尿个尿,所以一直憋着,明明口干舌燥也不敢喝一口水。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历代王朝给太子选妃的范围都是非富即贵,多是王侯将相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可大明朝就有那么点不一样了。
这还得从老朱说,登基之后有感前朝的各种前车之鉴,老朱深知内臣,后宫以及外戚干政的严重后果,在宫门外立了三尺铁牌,铸了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只不过后来随着文官集团势力越来越大,后边的皇帝从实际出发就把这个祖训当成了摆设,给太监权利以内廷制衡内阁,再后来这个铁牌被大太监王振给挪走了。
而对于防患外戚干政他则实施两个方法。
第一则是选妃制度的改革,抛弃门第之见,只选择普通良家女子。除了开国之初与勋贵联姻外,比如太子朱标娶常遇春女,朱棣娶徐达之女,而后明一代的后妃很少出身勋贵家族多是普通民家,一般选妃以京城及周边地区,类似后世的海选,然后由礼部挑选几十人带入宫,最后挑一两个当后妃,余下以礼送回家,这样以来后宫中的皇后,妃子都来自普通人家,无权无势对皇权形成不了威胁。
便如周皇后他爹周奎原本就只是个算命先生,还有田贵妃他爹田弘遇也是个普通百姓,因女而贵后,也都是授予有职无权的虚职,比如在锦衣卫里挂个名头,但是会被封爵最高是侯爵,前期这个爵位还是可以继承的,但明朝皇帝最外戚一直有防范之心,时不时打压一下避免其势力膨胀,像到了明世宗嘉靖帝在位期间,以外戚世封非祖制,认为“祖宗之制,非军功不封,洪熙时,都督张昶封彭城伯,弟升亦封惠安伯,外戚之封,自此始。循习至今,有一门数贵者,岁糜厚禄,逾分非法”。因此废除了外戚爵位世袭的惯例。
故有史书:“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
第二个方法,则是加强后宫管理,众所周知为了防止太监干政,朱元章铸铁牌立宫外,其实他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命工部制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牌用铁,字饰以金。
里面是复着令典,对于各种规矩说的很是详细。
还有在洪武元年,朱元章就命儒臣修女戒,谕翰林学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卿等其纂女戒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即便到了崇祯帝时,那后宫铁牌依在,且其几乎不在皇后嫔妃等人跟前谈及国事,而周皇后等人也几乎不在他跟前议论国政。
所以终明一代,几无后宫乱政外戚专权之事。
而崇祯看是询问常宇,实则也在试探这个权势滔天的太监是否知分寸。
已经让你干政了,但你要有底线,别什么事都搀和。
常宇又不傻,他知道什么能管,什么不能伸手,便连太子使劲给他使眼色他都装作看不见,他知道假若再在太子大婚这件事上耍小聪明,那就动了崇祯帝的逆鳞了。
作为皇帝继承人,传宗接代延续香火那是生来就要背负的责任和义务,往大了说是国之根本,往小的说是保你这脉不绝种,常宇两次以战事正激局势不稳来为太子推延,崇祯帝迫于无奈也能应了,但眼下你再这么着,他就要怀疑你别有用心了。
听不见,看不到,不想管,不想问,就是常宇的这次态度。
太子很苦恼,但崇祯帝很满意。
“中秋过后,此事便交由礼部去办”崇祯帝看了朱慈烺一眼表情澹澹,随即又看向常宇:“中秋团圆夜,朕觉得宫里头冷清得慌”。
常宇一怔,崇祯帝这话说的没头没尾,令他一时不知如何接话,但还必须得接,略加思索便道:“皇上是要宫里头热闹些?”
崇祯帝澹澹一笑:“朕是要宫里头热闹些又要心里头热乎些”。
常宇有些懂了,这宫里头热闹容易,搞些乐子便可,皇帝要心里头热乎些……难不成是暗示周国丈那边。
可是想想又不太像,崇祯帝两口子如今对周奎那一家子可谓讨厌至极,决然不会召他们入宫的,那……
“恳请皇上明示”常宇实在猜不透,只能硬着头皮说了这么句话,崇祯帝哈哈一笑:“朕当真以为你是朕肚子里蛔虫呢”说着一顿:“你着人传朕口谕,让德王入京过节”。
明初各地藩王手里头还是有兵有权的,小天真朱允炆要削藩逼得他四叔造反后,朱棣不想别人有样学样把小天真的手段用到极致,自此后各地藩王便如同圈养的猪,在自个一亩三分地享受荣华富贵,除此之外不允许你有其他想法,锦衣卫和东厂这二百年来一直盯着他们不放。
在这种局势下二百年来也没出啥篓子,至少没出啥大篓子,无非是各种勾心斗角日夜诅咒朱棣这一脉早点完犊子,虽然不敢骂出声,但身体很诚实,只要朝廷有事俺就旁边吃瓜只看不帮忙,比如崇祯帝募捐,就没一个响应的,即便被贼军围困时也多的是一毛不拔之辈。
然后报应就来了。
二百年下来各地藩王本就开始凋零,有绝种被废国的,有搞事情被废掉的,加上李自成和张献忠助攻,破城就诛杀,十余年间,杀藩王近二十,据统计李自成杀了十二个,张献忠杀了七个!
简单来说,就是大明朝的藩王几乎已被屠戮殆尽,即便常宇出现也只不过解救了晋王和代王幸免于难。
宗室几乎被屠杀一空,这让崇祯帝的心情复杂至极,悲痛欲绝之中夹着羞愧又有点暗自欢喜。
这话怎么说呢。
便是普通百姓人家都想着传宗接代开枝散叶,子孙越多越好,别说皇家了,子孙繁衍枝繁叶茂越兴盛越聚气啊,结果转眼间被人砍的孤零零的,愧对祖宗不说,颜面也不好看,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没了底蕴没了底气,得亏是大明朝,若是汉唐时期,皇室孤零零的早被那些士族门阀给干翻了。
所以崇祯帝迫切想让朱慈烺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开枝散叶,生的越多也好,当然他自己都还想加班赶点的再生几个呢。
可又为什么说他内心还有些欢喜呢?
当然是一口恶气啊,平常百姓家都有兄弟不和妯里置气,更不用说他们家这两百多年的各种恩怨了,当然这还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藩王给朝廷的财政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压力!
藩王虽然没了兵权,但世受皇恩,拿着俸禄由朝廷供养者白吃白喝,有人会说养几个王爷而已能有啥压力,只能说小天真,你太天真了!
真的只是几个藩王么?
据统计,朱元章一共封了二十八个藩王,余下都是朱棣及后代皇帝分封的,除去绝嗣,撤藩还有入宫当皇帝的大明朝历代封了六十八个藩王,追封二十位,其中五个继承大统当皇帝,29个因惹是生非或无子被废掉或撤除,截止崇祯帝时有三十个(一说二十四)
那么朝廷养不起三十个么?
小天真别着急,哪个藩王不弟兄好几个啊,老大世袭藩王,其余弟弟封为其他王,姐妹都是郡主,这些人都要开枝散叶……
你可知道这些藩王们因为不能出封国,平日都干什么?疯狂繁衍人口以及吞并土地掠夺财富!
明朝两百多年的传承,王爷贵族就有数万至多,老朱的直系血脉繁衍了几十万,甚至有文章称老朱的后代有百万之巨!
那么多人吃喝拉撒都是朝廷供养啊。
这个数据不知道是否确实,然则根据《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介绍,在万历初年,朝廷财政支出一共是一千八五十余万两,其中五百五十万死宗藩俸禄开支,比例接近百分之三十!
所谓俸禄,除了钱还有物,马匹,布,绢,罗,盐,布……据后人统计,朝廷养一个藩王每年相当于支付人民币七千万到一亿,以崇祯朝三十个来算,每年就是二十亿起!
更无语的是,他们拿着天价工资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却还不用纳税!
你说朝廷累不累!
可如今一眨眼,都死的差不多了,朝廷瞬间节省了天价的开销,你说开心不开心呢!而且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俩货呢,做事都是连窝端,要杀都是直接灭户那种,以至于很多藩王连个继承人都没了,等于绝嗣。
而眼下,大明藩王还延续的已寥寥无几,太原的晋王,大同的代王,青州的衡王,济南德王,兖州鲁王,建昌的益王,饶州淮王……满打满算都凑不齐两只手。
从太祖皇帝开国时二十八,到鼎盛时八十多,到自己登基时三十位,再到现在七个!崇祯帝可谓是感慨万千羞愧难安啊,老朱当年拼命的生拼命的开枝散叶,现在倒好,快成光杆了。
心中愧疚再加上这年余周边几个藩王表现良好,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终归是给朝廷出了不少力气,这时崇祯帝又觉得血浓于水啊,该亲近就亲近一下,逢年过节的时比往年热情许多。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还吆喝一起进京团圆吃年夜饭,要知道藩王平日无召是不能出封地的,他们每年一度的机会就是过年时候。
但皇帝也并非每年都召他们入京过大年,特别是在这几年兵荒马乱的,能免则免,能不见就不见。
但去年就不一样了,虽战事未平,崇祯帝还是下旨召周边几个藩王入京,南边两个因为路途遥远且要经过战乱区便没下旨。
一道圣旨让几年没出门的几个藩王自是欣喜不已,特别是皇帝还对他们大加赞赏,这是相当有面子的。
宗亲要团结友爱!过年的时候崇祯帝虽没明说,但话里话外都表达出这个意愿,当然谁能听的进去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但是他最近确实非常欣赏一个藩王,那就是济南的新晋德王朱由栎。
德王并不富有,比之大同散尽家产的晋王都不如,更比不了大同代王及其它的了,他和兖州的鲁王并称山东叫花子王。
而其之所以得崇祯帝欣赏,则是因为这家伙实在。
手里有十个,他愿意拿出来八个甚至九个给你花!
小伙简单又实在,谁能不爱呢。
比起其它几个藩王抠抠搜搜各种利益算计,崇祯帝更喜欢德王这种简单实在的利益交换,没那么多要求也没那么多心思,而且特别好说话。
这不,常宇路过一趟,问他今年收成如何,借来给我。
就爽快应了。
你这么给面子,那我就让你特别有面子,所以崇祯帝下旨让他入京陪皇帝过中秋节,这是殊荣!
当然这也是给常宇面子,也让常宇有面子。
于是常宇急忙谢恩,心道,嘿,总算给块糖吃了!
殿内殿外兜兜转转好几圈,常宇口干舌燥茶不敢喝尿不敢尿,直至天色暗下来殿内点了烛光,崇祯帝才长呼一口气:“朕有些乏了,你且先去忙吧”。
常宇这才赶紧告退,装作根本没看见朱慈烺的眼色。
出了殿外,王之初赶紧迎向前想说句话,常宇摆摆手:“王公公稍待,咱家先上个茅厕”说着飞奔而去,王之初颠颠的跟了过去。
就是这么郁闷,常宇憋尿憋了快一个时辰,但不能尿,因为乾清宫里没有你太监能尿尿的地方,可是你又不能让皇帝等着你出去尿个尿,所以一直憋着,明明口干舌燥也不敢喝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