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面对朱厚照的冷遇,刘大夏依然不以为意,他重重咳嗽,叹息道:“老臣命不久矣,可是祖宗之法,岂可变也?自陛下登基以来,先是新政,此后又是镇国公擅改祖宗之法,长此以往,陛下这是要将太祖高皇帝置之何地?而今天下,固然与太祖时有所不同,可祖法乃是高皇帝所订,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而治,参等守职,遵而勿失,有何不可?倭国,乃我大明不征之国,这在高皇帝时,就有明令,而今镇国府袭倭国,老臣自知,这绝非是陛下的意图,实则是叶春秋恣意妄为的结果,于是天下人议论纷纷,非议四起,陛下难道不该严惩叶春秋,以平息非议吗?”
说到这里,刘大夏顿了一下,才又道:“臣与叶春秋,无冤无仇,可是陛下非但偏袒叶春秋,更是使他骄纵,自他进京,户部侍郎卢文杰遇刺,锦衣卫打|猪|猪|岛|小说][死了读书人,此后叶春秋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死举人方唐镜。”
“方唐镜,乃是福建举人,此番进京,是为了进京赶考,只因一时义愤,而妄言了几句,便被叶春秋当众格杀,陛下,朝廷难道就没有王法了吗?”
“老臣老迈之躯,今日恳请陛下,治罪叶春秋,妄自袭扰他国,使我大明陷于无信的境地,骄纵谄上,此乃奸贼是也,无端杀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介国公,更该以命偿命,臣请陛下下旨,拿下叶春秋,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一番话说罢,刘大夏对着朱厚照重重地磕了个头,最后才道:“今日若镇国公依然逍遥法外,老臣请陛下赐臣一死,老臣愿引颈受戮。”
嗡嗡……
殿中又是无数的窃窃私语。
刘大夏显然是决心已定,他这是抱着必死之心了。
他的话,可谓是振振有词,品德更是令人钦佩,身后的几个御史亦是拜倒道:“若陛下不严惩镇国公,臣等也愿追随刘公赴死。”
一个个的说要赴死,使得满堂哗然。
很显然,刘大夏的话还真是很有感染力的。
更重要的是,今日这殿中之事,异日必定会传遍天下,单单这些人甘愿赴死的行为,就足以让人为之倾慕。
在这殿中的百官里,有人开始内心挣扎起来,就在这时候,又有人拜倒道:“臣亦如此。”
接着越来越多的人拜倒,十个,二十个,三十个,四五十个……
某种程度来说,这应当是道德裹挟,大家都要死要活地跪下了,你若是还站着,那么迟早有一日会被人质问,当日你为何还能无动于衷?
所以有人虽不愿趟这趟浑水,却还是乖乖地跪下,跪下之人,多是清流,而名声,乃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本。
坐在龙椅上的朱厚照已是惊呆了,这么多人要拼命,再想想宫外的那些读书人,想想着两京十三省,那些闻讯的其他生员……
朱厚照不由懊恼地皱了皱眉,想了想,咬着牙道:“这件事,朕会好好思量,从长计议……”
朱厚照实在是想不到好办法,只能用了最实用的一个办法,那就是拖!
可到了这个地步,刘大夏还怎么可能让朱厚照以拖待变呢?
而且朱厚照的慌乱之态,不就是刘大夏最是想要的效果吗?
刘大夏正色道:“忠臣死节,本该如此,陛下若是不处置,依旧包庇放纵,那么就请陛下下旨,将臣赐死吧。”
“陛下,陛下啊……”有人已经恸哭起来。
朱厚照在这个时候,不禁没有主张起来,连忙求救似地看向刘健,而刘健的脸色更加阴沉,却依旧冷眼旁观着刘大夏所主导的一切。
“陛下……”正在这时,却有人徐徐站了出来,此人正是叶春秋。
这才是正主儿啊,朱厚照很是郁闷地看着叶春秋,却见叶春秋徐徐到了殿中,道:“臣要自辨。”
“好,你说!”
朱厚照是巴不得叶春秋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可是许多人看叶春秋的目光,可就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了。
到了如今,你还想要自辨?你拿什么自辨,难道还是刘公冤枉了你吗?
叶春秋只是淡然地看了刘大夏一眼,而后气定神闲地道:“刘大夏欲加之罪,臣弟一桩也不认!”
若是叶春秋的态度好一些还好,大家倒还能体谅是因为叶春秋年轻气盛,所以才做下那些荒唐事,可是现在,叶春秋直接来一句欲加之罪,在所有人眼里,就显得有些失格了,吓,刘大夏是什么人,你当他是秦桧?欲加之罪都出来了,他这样的君子,难道还能冤枉了你?就算其他事是冤枉的,你擅杀方唐镜,那可是众目睽睽之下,现在还想抵赖,太儿戏了。
朱厚照听了,不由点头,这话,他挺爱听的,很有道理嘛,本来就是欲加之罪。
朱厚照鼓舞道:“不错,说的很有道理,很令朕发人深省,看来双方各执一词,朕左思右想,此事争议颇大,需得要徐徐图之,不可冤枉了好人,也不能放纵了坏人……”
朱厚照的意图,即便是傻子都能明白,他还是想拖。
“陛下若是袒护叶春秋,臣等唯死而已。”人群之中,不知哪个人厉声道。
朱厚照脸色一冷,怒喝道:“是谁?是谁说这样大胆的话?”
他本以为这样可以将人吓住,谁料却有人站了出来,拜倒在刘大夏的身侧,此人乃礼部给事中:“是臣所言。”
朱厚照不禁瞪着他,眼眸中,本是杀机重重,却见他一副甘愿请死的样子,竟又是说不出话来。
朱厚照叹了口气,只得看向叶春秋道:“叶爱卿,你还有什么可以辩驳的?”
“臣弟无法自清。”叶春秋摇了摇头道:“不过,臣倒是有一个人证,可以证明臣的清白。”
人证?
许多人不由地显得满头雾水,这样的事,还能有什么人证?何况,你一个人证,难道有刘公的人证多嘛?
朱厚照似乎也觉得叶春秋的话不太靠谱,很没有底气地道:“噢?不知人证是谁。”
叶春秋一字一句地道:“太祖高皇帝所册封了金印的倭国国王,倭国的征夷大将军足利殿下。”(未完待续。)
面对朱厚照的冷遇,刘大夏依然不以为意,他重重咳嗽,叹息道:“老臣命不久矣,可是祖宗之法,岂可变也?自陛下登基以来,先是新政,此后又是镇国公擅改祖宗之法,长此以往,陛下这是要将太祖高皇帝置之何地?而今天下,固然与太祖时有所不同,可祖法乃是高皇帝所订,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而治,参等守职,遵而勿失,有何不可?倭国,乃我大明不征之国,这在高皇帝时,就有明令,而今镇国府袭倭国,老臣自知,这绝非是陛下的意图,实则是叶春秋恣意妄为的结果,于是天下人议论纷纷,非议四起,陛下难道不该严惩叶春秋,以平息非议吗?”
说到这里,刘大夏顿了一下,才又道:“臣与叶春秋,无冤无仇,可是陛下非但偏袒叶春秋,更是使他骄纵,自他进京,户部侍郎卢文杰遇刺,锦衣卫打|猪|猪|岛|小说][死了读书人,此后叶春秋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死举人方唐镜。”
“方唐镜,乃是福建举人,此番进京,是为了进京赶考,只因一时义愤,而妄言了几句,便被叶春秋当众格杀,陛下,朝廷难道就没有王法了吗?”
“老臣老迈之躯,今日恳请陛下,治罪叶春秋,妄自袭扰他国,使我大明陷于无信的境地,骄纵谄上,此乃奸贼是也,无端杀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介国公,更该以命偿命,臣请陛下下旨,拿下叶春秋,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一番话说罢,刘大夏对着朱厚照重重地磕了个头,最后才道:“今日若镇国公依然逍遥法外,老臣请陛下赐臣一死,老臣愿引颈受戮。”
嗡嗡……
殿中又是无数的窃窃私语。
刘大夏显然是决心已定,他这是抱着必死之心了。
他的话,可谓是振振有词,品德更是令人钦佩,身后的几个御史亦是拜倒道:“若陛下不严惩镇国公,臣等也愿追随刘公赴死。”
一个个的说要赴死,使得满堂哗然。
很显然,刘大夏的话还真是很有感染力的。
更重要的是,今日这殿中之事,异日必定会传遍天下,单单这些人甘愿赴死的行为,就足以让人为之倾慕。
在这殿中的百官里,有人开始内心挣扎起来,就在这时候,又有人拜倒道:“臣亦如此。”
接着越来越多的人拜倒,十个,二十个,三十个,四五十个……
某种程度来说,这应当是道德裹挟,大家都要死要活地跪下了,你若是还站着,那么迟早有一日会被人质问,当日你为何还能无动于衷?
所以有人虽不愿趟这趟浑水,却还是乖乖地跪下,跪下之人,多是清流,而名声,乃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本。
坐在龙椅上的朱厚照已是惊呆了,这么多人要拼命,再想想宫外的那些读书人,想想着两京十三省,那些闻讯的其他生员……
朱厚照不由懊恼地皱了皱眉,想了想,咬着牙道:“这件事,朕会好好思量,从长计议……”
朱厚照实在是想不到好办法,只能用了最实用的一个办法,那就是拖!
可到了这个地步,刘大夏还怎么可能让朱厚照以拖待变呢?
而且朱厚照的慌乱之态,不就是刘大夏最是想要的效果吗?
刘大夏正色道:“忠臣死节,本该如此,陛下若是不处置,依旧包庇放纵,那么就请陛下下旨,将臣赐死吧。”
“陛下,陛下啊……”有人已经恸哭起来。
朱厚照在这个时候,不禁没有主张起来,连忙求救似地看向刘健,而刘健的脸色更加阴沉,却依旧冷眼旁观着刘大夏所主导的一切。
“陛下……”正在这时,却有人徐徐站了出来,此人正是叶春秋。
这才是正主儿啊,朱厚照很是郁闷地看着叶春秋,却见叶春秋徐徐到了殿中,道:“臣要自辨。”
“好,你说!”
朱厚照是巴不得叶春秋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可是许多人看叶春秋的目光,可就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了。
到了如今,你还想要自辨?你拿什么自辨,难道还是刘公冤枉了你吗?
叶春秋只是淡然地看了刘大夏一眼,而后气定神闲地道:“刘大夏欲加之罪,臣弟一桩也不认!”
若是叶春秋的态度好一些还好,大家倒还能体谅是因为叶春秋年轻气盛,所以才做下那些荒唐事,可是现在,叶春秋直接来一句欲加之罪,在所有人眼里,就显得有些失格了,吓,刘大夏是什么人,你当他是秦桧?欲加之罪都出来了,他这样的君子,难道还能冤枉了你?就算其他事是冤枉的,你擅杀方唐镜,那可是众目睽睽之下,现在还想抵赖,太儿戏了。
朱厚照听了,不由点头,这话,他挺爱听的,很有道理嘛,本来就是欲加之罪。
朱厚照鼓舞道:“不错,说的很有道理,很令朕发人深省,看来双方各执一词,朕左思右想,此事争议颇大,需得要徐徐图之,不可冤枉了好人,也不能放纵了坏人……”
朱厚照的意图,即便是傻子都能明白,他还是想拖。
“陛下若是袒护叶春秋,臣等唯死而已。”人群之中,不知哪个人厉声道。
朱厚照脸色一冷,怒喝道:“是谁?是谁说这样大胆的话?”
他本以为这样可以将人吓住,谁料却有人站了出来,拜倒在刘大夏的身侧,此人乃礼部给事中:“是臣所言。”
朱厚照不禁瞪着他,眼眸中,本是杀机重重,却见他一副甘愿请死的样子,竟又是说不出话来。
朱厚照叹了口气,只得看向叶春秋道:“叶爱卿,你还有什么可以辩驳的?”
“臣弟无法自清。”叶春秋摇了摇头道:“不过,臣倒是有一个人证,可以证明臣的清白。”
人证?
许多人不由地显得满头雾水,这样的事,还能有什么人证?何况,你一个人证,难道有刘公的人证多嘛?
朱厚照似乎也觉得叶春秋的话不太靠谱,很没有底气地道:“噢?不知人证是谁。”
叶春秋一字一句地道:“太祖高皇帝所册封了金印的倭国国王,倭国的征夷大将军足利殿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