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哇,靓女啊……”陈畅惊叫了一声。
聚会结束的比较早,后来也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也能少一些尴尬。苏峻衡与朗德一起走的,而杨秉政与魏咸一同离开了。
如此,就剩下了蔡致良与陈畅。
蔡致良回头看了一眼,觉得有些熟悉,再一看时才发现是郑慧赟,随举手示意。
“你认识啊?”陈畅眼看着蔡致良打招呼,叹了一口气。
蔡致良转正陈畅的身子,道:“你可以走了。”
“那我刚才说的角色别忘了,就是一个小角色,对你来说也不值一提的。”陈畅临走前,又叮嘱了一声。
陈畅缠住蔡致良的原因,便是为了电影中的角色。至于什么电影都无所谓,只要能露脸的女性角色就可以,估计是把妹用的。
蔡致良自然是推脱了,道:“凭你陈大少的面子,随便找个剧组还不容易。”
“所以来找你啊,反正也不差这么一个小配角,就这么说定了。”陈畅一踩油门,拉风的跑车便窜了出去。
等郑慧赟近前,蔡致良问道:“一个人?”
“嗯,酒吧坐了会,你这是……结束了?”
帕塔开着车缓缓靠近,蔡致良拉开车门,道:“上车吧。”
郑慧赟没有拒绝,弯腰坐了进去,而蔡致良绕向另一个方向。关好车门,蔡致良道:“上周从欧洲带回来一批上好的拉菲,去喝一杯?”
“好啊。”郑慧赟眼睛一瞥,笑道,“不过,我只喝82年的。”
“86年的也不错。”
………………………………………………………
第二天,蔡致良在自己办公室见到了陈强,想起前几天曹锦岭所说的胃不好,问道:“胃病好些了吗?”
“例行检查,没什么毛病。”陈强不以为意,接着道:“玉朗国际跟我们之前预计的不太一样。”
蔡致良道:“昨天我遇见朗德,听他说了一些,按原来的计划继续收购就是了。”
陈强拿出一份报纸,递给蔡致良,道:“你看看这个。”
蔡致良接过来一看,是一篇关于玉朗国际的新闻,名字叫《我们的同行》,主要内容是玉郎国际下的一份金融报纸,从创刊到停刊,一共72天,创下了港城报纸最短寿命的纪录。
“这不正好,看了这个消息,那些股东的口风应该会有所松动吧。”
“恰恰相反。”陈强苦笑道:“为了重振玉郎国际,似是有意出售其所持有的《天天日报》七成的股份。这些股东反而观望起来,认为玉朗国际有可能变好,更有甚者,还等着出售《天天日报》之后的分红。”
天天日报是目前销量仅次于东方日报的,港城第二大报,是玉郎国际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陈强去年曾经寻求收购,却被拒绝了。不过,玉郎国际的核心资产从来都是漫画,而不是天天日报。
蔡致良一听这个消息,道:“那就暂缓对玉郎国际的收购,全力收购天天日报。”
陈强与蔡致良去年时候的目的,便是收购天天日报,只是被拒绝之后,眼看着玉郎国际股价暴跌,才有了对玉郎国际的收购。而且,天天日报与明秀日报侧重点不同,可以形成良性互补。
“我和老鲍商量过,不同意暂缓,而是两边同时进行。我们不清楚对玉郎国际的收购,是否已经惊动黄玉朗。万一是缓兵之计,我们到时就被动了。”陈强现在有些财大气粗的样子,不愿意做选择题,而是要一并解决,道:“只是如此一来,资金方面难免紧张,还需要你这边协调一下,大概需要5000万。”
“这你放心,我上个月就让天行着手准备了。”蔡致良没有如同对郑一鸣一般拒绝,随即问道:“漫画不同于现如今的明秀日报,如果收购成功,你有合适的人选来管理吗?”
陈强道:“玉郎国际不缺漫画人才,如今盈利倒退,业绩不佳,主因是经营不善。所以收购成功之后,我建议由李桂龙负责营运,然后从玉郎国际挑选专业人才,负责漫画内容,如此也不会引起剧烈动荡,还可以保证短时间内开始盈利。在这方面,马荣成,邱福龙都是潜在的人选,是玉郎国际的元老,却又出身上官小宝门下,与黄玉郎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密切。”
马荣成和邱福龙,蔡致良都是听说过的,尤其是马荣成,最近几年以《中华英雄》风靡全港,曾经创下了一期销售20万本的佳绩。
“可以,就按照你说的办吧。”蔡致良认同陈强的安排,道,“收购之后,将两家报社也做一个整合,该合并的,该撤销的,你也拟个计划。”
玉郎国际的主业虽然是漫画,但是自八十年代以来,也收购了多家杂志报刊,比如刚刚停刊的金融日报。而自去年股灾以来,明秀报社已经陆续收购了7家报纸,这还不包括龙腾周刊和明秀周刊,有的在赚,有的在亏,以至于蔡致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陈强。如此一来,玉郎国际和明秀报社旗下的报纸,便存在明显的业务重叠。
“不能这么看,有些报纸作为明秀日报的补充,虽然亏本,但是在明秀日报获得了盈利,我认为还是应该保留。不过,一定的整合还是必要的。天天日报是销量排第二的报纸,玉郎电视是港城排第二的电视娱乐周刊,能够极大地弥补明秀报社报纸种类的不足。”陈强不愿在此多做纠缠,转而道:“阿良,明秀周刊自创办以来,销量一直不佳,老鲍不好意思过来问你,只能由我来跑一趟了。”
“还是亏损吗?”创刊不过半年的期刊,亏损是大概率的,蔡致良一直以来也没有怎么过问。
陈强道:“唉……周刊不像报纸,成本要高的多,但是由于销量上不去,客户更愿意在明秀日报上面打广告。”
“我的办法,你都见识过了,一个是吸引人眼球的事件,世界这么大,应该是不难找的,况且周刊的时效性没有报纸那么强;另一个是在电影中打广告,你可以找赵硕商量一下。”蔡致良也不是营销天才,当时也只是因势利导,只是现在没有这么多功夫了。再说了,也不能什么事情都找来他解决。
陈强摇摇头,道:“都试过了,只是效果不明显。”
“那我建议你去调查一下,大多数人都喜欢看什么,或者说想了解什么,才好对症下药。也可以参考一下美国商业周刊、财富,这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杂志,研究一下这些杂志为何如此成功。”
蔡致良又道:“我就两点建议,一是简单易懂,可以为大多数人接受;而是要有……有特色……”
一时间,蔡致良不是道改用什么词来形容。
“特色?”简单易懂肯定是不难理解的,特色就比较丰富了。
“东西方的思维方式还是有差异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他说西,我们就说东。总之,你找人研究一下,对于同一事件如何解读比较符合东方人的思维。”
这下,陈强就更糊涂了,只得道:“我回头跟老鲍商量一下。不过,这半年来,他一直在收集和统计各大公司和股东的信息,年底出相关排名也会更详细,不像去年那么仓促。”
“这将是明秀周刊的基本盘。”蔡致良点点头,道:“只要能够形成类似时代周刊、福克斯这样的品牌效应,就足以维持明秀周刊屹立不倒了。”
陈强叹道;“还得等到年底,着急啊。”
蔡致良劝道:“刚开始也不用太着急,就像李桂龙去年出版的龙腾周刊,起初也没有什么销量,你看现在,虽然还远远比不上龙虎豹,却也能够维持每期五六万册的销量。”
“这话可不要在李桂龙面前提起。”陈强笑道,“谁要是将龙腾杂志跟龙虎豹联系在一起,他保准跟你急,哈哈……”
“哈哈哈……谁让他取这么个名字,看着也像是龙虎豹的近亲。”
收敛笑容,蔡致良突然想起一件事,道:“其时还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可以尝试一下。”
“什么办法?”陈强自然不会放过。
蔡致良道:“砸几百万的广告费做宣传,应该会有些效果。人总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杂志和报纸,持续的广告轰炸,会影响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几百万?”这明显超出陈强的固有认知,目前所有新创刊的报纸、期刊,几十万的广告费已经是天价,还几百万,这在港城报业的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哪里需要那么多?”
“不要总是老眼光,看别人怎么做,那肯定是不行的,广告就是要敢为天下先。”蔡致良道:“既然销量不好,就打折出售,持续几个月,先抢占市场再说,要么就送礼物,比如买两本明秀经济周刊,就送一张电影票之类的。”
陈强道:“一张电影票的成本,足以买下五六本明秀周刊了。”
“要不怎么说是简单粗暴呢,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将市场上同类型的期刊都驱逐出去。”蔡致良笑道:“也不一定非是电影票,也可以是其他的礼物,只要别太寒碜就行。人大都贪小便宜,自然会选择明秀经济周刊,只要持续上几个月,便足以影响很多人的选择,前提是明秀经济周刊报道的内容,能够打动他们。”
“内容方面,尽管放心,如今明秀日报的销量就是例证。”陈强问道:“要是其他周刊跟风怎么样?”
“那就是比拼财力了,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而已。”蔡致良道:“不过那些跟风的,一般都会等到明秀周刊销量暴涨的时候才跟进,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之所以跟风,是因为明秀经济周刊的办法起效果了,直观的体现便是销量暴涨,否则的话,基本不会有人跟风,而只会在一旁看笑话,毕竟砸下去的是真金白银,还没有报社这么豪爽过。
陈强一想也是这么回事,而且这报社是蔡致良独资的,他自己都不心疼,自己似乎也没有必要省钱,道:“我回去跟老鲍、锦岭商量一下,会尽快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一旦决定了,就不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蔡致良最后提醒了一句。
“那是自然。”陈强重重地点点头,虽然心里有些忐忑难安,但是几十年的经验,犹豫不决的教训还是知道的。
这种宣传就在于前期的突然性和后期的持续性。突然性是肯定的,毕竟还没有这种规模的先例,简单粗暴,好比大力出奇迹一般。后续的持续性是抢占市场的关键。
在蔡致良看来,第一次效果会很好,往后就很难说了。
“哇,靓女啊……”陈畅惊叫了一声。
聚会结束的比较早,后来也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也能少一些尴尬。苏峻衡与朗德一起走的,而杨秉政与魏咸一同离开了。
如此,就剩下了蔡致良与陈畅。
蔡致良回头看了一眼,觉得有些熟悉,再一看时才发现是郑慧赟,随举手示意。
“你认识啊?”陈畅眼看着蔡致良打招呼,叹了一口气。
蔡致良转正陈畅的身子,道:“你可以走了。”
“那我刚才说的角色别忘了,就是一个小角色,对你来说也不值一提的。”陈畅临走前,又叮嘱了一声。
陈畅缠住蔡致良的原因,便是为了电影中的角色。至于什么电影都无所谓,只要能露脸的女性角色就可以,估计是把妹用的。
蔡致良自然是推脱了,道:“凭你陈大少的面子,随便找个剧组还不容易。”
“所以来找你啊,反正也不差这么一个小配角,就这么说定了。”陈畅一踩油门,拉风的跑车便窜了出去。
等郑慧赟近前,蔡致良问道:“一个人?”
“嗯,酒吧坐了会,你这是……结束了?”
帕塔开着车缓缓靠近,蔡致良拉开车门,道:“上车吧。”
郑慧赟没有拒绝,弯腰坐了进去,而蔡致良绕向另一个方向。关好车门,蔡致良道:“上周从欧洲带回来一批上好的拉菲,去喝一杯?”
“好啊。”郑慧赟眼睛一瞥,笑道,“不过,我只喝82年的。”
“86年的也不错。”
………………………………………………………
第二天,蔡致良在自己办公室见到了陈强,想起前几天曹锦岭所说的胃不好,问道:“胃病好些了吗?”
“例行检查,没什么毛病。”陈强不以为意,接着道:“玉朗国际跟我们之前预计的不太一样。”
蔡致良道:“昨天我遇见朗德,听他说了一些,按原来的计划继续收购就是了。”
陈强拿出一份报纸,递给蔡致良,道:“你看看这个。”
蔡致良接过来一看,是一篇关于玉朗国际的新闻,名字叫《我们的同行》,主要内容是玉郎国际下的一份金融报纸,从创刊到停刊,一共72天,创下了港城报纸最短寿命的纪录。
“这不正好,看了这个消息,那些股东的口风应该会有所松动吧。”
“恰恰相反。”陈强苦笑道:“为了重振玉郎国际,似是有意出售其所持有的《天天日报》七成的股份。这些股东反而观望起来,认为玉朗国际有可能变好,更有甚者,还等着出售《天天日报》之后的分红。”
天天日报是目前销量仅次于东方日报的,港城第二大报,是玉郎国际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陈强去年曾经寻求收购,却被拒绝了。不过,玉郎国际的核心资产从来都是漫画,而不是天天日报。
蔡致良一听这个消息,道:“那就暂缓对玉郎国际的收购,全力收购天天日报。”
陈强与蔡致良去年时候的目的,便是收购天天日报,只是被拒绝之后,眼看着玉郎国际股价暴跌,才有了对玉郎国际的收购。而且,天天日报与明秀日报侧重点不同,可以形成良性互补。
“我和老鲍商量过,不同意暂缓,而是两边同时进行。我们不清楚对玉郎国际的收购,是否已经惊动黄玉朗。万一是缓兵之计,我们到时就被动了。”陈强现在有些财大气粗的样子,不愿意做选择题,而是要一并解决,道:“只是如此一来,资金方面难免紧张,还需要你这边协调一下,大概需要5000万。”
“这你放心,我上个月就让天行着手准备了。”蔡致良没有如同对郑一鸣一般拒绝,随即问道:“漫画不同于现如今的明秀日报,如果收购成功,你有合适的人选来管理吗?”
陈强道:“玉郎国际不缺漫画人才,如今盈利倒退,业绩不佳,主因是经营不善。所以收购成功之后,我建议由李桂龙负责营运,然后从玉郎国际挑选专业人才,负责漫画内容,如此也不会引起剧烈动荡,还可以保证短时间内开始盈利。在这方面,马荣成,邱福龙都是潜在的人选,是玉郎国际的元老,却又出身上官小宝门下,与黄玉郎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密切。”
马荣成和邱福龙,蔡致良都是听说过的,尤其是马荣成,最近几年以《中华英雄》风靡全港,曾经创下了一期销售20万本的佳绩。
“可以,就按照你说的办吧。”蔡致良认同陈强的安排,道,“收购之后,将两家报社也做一个整合,该合并的,该撤销的,你也拟个计划。”
玉郎国际的主业虽然是漫画,但是自八十年代以来,也收购了多家杂志报刊,比如刚刚停刊的金融日报。而自去年股灾以来,明秀报社已经陆续收购了7家报纸,这还不包括龙腾周刊和明秀周刊,有的在赚,有的在亏,以至于蔡致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陈强。如此一来,玉郎国际和明秀报社旗下的报纸,便存在明显的业务重叠。
“不能这么看,有些报纸作为明秀日报的补充,虽然亏本,但是在明秀日报获得了盈利,我认为还是应该保留。不过,一定的整合还是必要的。天天日报是销量排第二的报纸,玉郎电视是港城排第二的电视娱乐周刊,能够极大地弥补明秀报社报纸种类的不足。”陈强不愿在此多做纠缠,转而道:“阿良,明秀周刊自创办以来,销量一直不佳,老鲍不好意思过来问你,只能由我来跑一趟了。”
“还是亏损吗?”创刊不过半年的期刊,亏损是大概率的,蔡致良一直以来也没有怎么过问。
陈强道:“唉……周刊不像报纸,成本要高的多,但是由于销量上不去,客户更愿意在明秀日报上面打广告。”
“我的办法,你都见识过了,一个是吸引人眼球的事件,世界这么大,应该是不难找的,况且周刊的时效性没有报纸那么强;另一个是在电影中打广告,你可以找赵硕商量一下。”蔡致良也不是营销天才,当时也只是因势利导,只是现在没有这么多功夫了。再说了,也不能什么事情都找来他解决。
陈强摇摇头,道:“都试过了,只是效果不明显。”
“那我建议你去调查一下,大多数人都喜欢看什么,或者说想了解什么,才好对症下药。也可以参考一下美国商业周刊、财富,这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杂志,研究一下这些杂志为何如此成功。”
蔡致良又道:“我就两点建议,一是简单易懂,可以为大多数人接受;而是要有……有特色……”
一时间,蔡致良不是道改用什么词来形容。
“特色?”简单易懂肯定是不难理解的,特色就比较丰富了。
“东西方的思维方式还是有差异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他说西,我们就说东。总之,你找人研究一下,对于同一事件如何解读比较符合东方人的思维。”
这下,陈强就更糊涂了,只得道:“我回头跟老鲍商量一下。不过,这半年来,他一直在收集和统计各大公司和股东的信息,年底出相关排名也会更详细,不像去年那么仓促。”
“这将是明秀周刊的基本盘。”蔡致良点点头,道:“只要能够形成类似时代周刊、福克斯这样的品牌效应,就足以维持明秀周刊屹立不倒了。”
陈强叹道;“还得等到年底,着急啊。”
蔡致良劝道:“刚开始也不用太着急,就像李桂龙去年出版的龙腾周刊,起初也没有什么销量,你看现在,虽然还远远比不上龙虎豹,却也能够维持每期五六万册的销量。”
“这话可不要在李桂龙面前提起。”陈强笑道,“谁要是将龙腾杂志跟龙虎豹联系在一起,他保准跟你急,哈哈……”
“哈哈哈……谁让他取这么个名字,看着也像是龙虎豹的近亲。”
收敛笑容,蔡致良突然想起一件事,道:“其时还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可以尝试一下。”
“什么办法?”陈强自然不会放过。
蔡致良道:“砸几百万的广告费做宣传,应该会有些效果。人总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杂志和报纸,持续的广告轰炸,会影响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几百万?”这明显超出陈强的固有认知,目前所有新创刊的报纸、期刊,几十万的广告费已经是天价,还几百万,这在港城报业的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哪里需要那么多?”
“不要总是老眼光,看别人怎么做,那肯定是不行的,广告就是要敢为天下先。”蔡致良道:“既然销量不好,就打折出售,持续几个月,先抢占市场再说,要么就送礼物,比如买两本明秀经济周刊,就送一张电影票之类的。”
陈强道:“一张电影票的成本,足以买下五六本明秀周刊了。”
“要不怎么说是简单粗暴呢,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将市场上同类型的期刊都驱逐出去。”蔡致良笑道:“也不一定非是电影票,也可以是其他的礼物,只要别太寒碜就行。人大都贪小便宜,自然会选择明秀经济周刊,只要持续上几个月,便足以影响很多人的选择,前提是明秀经济周刊报道的内容,能够打动他们。”
“内容方面,尽管放心,如今明秀日报的销量就是例证。”陈强问道:“要是其他周刊跟风怎么样?”
“那就是比拼财力了,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而已。”蔡致良道:“不过那些跟风的,一般都会等到明秀周刊销量暴涨的时候才跟进,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之所以跟风,是因为明秀经济周刊的办法起效果了,直观的体现便是销量暴涨,否则的话,基本不会有人跟风,而只会在一旁看笑话,毕竟砸下去的是真金白银,还没有报社这么豪爽过。
陈强一想也是这么回事,而且这报社是蔡致良独资的,他自己都不心疼,自己似乎也没有必要省钱,道:“我回去跟老鲍、锦岭商量一下,会尽快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一旦决定了,就不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蔡致良最后提醒了一句。
“那是自然。”陈强重重地点点头,虽然心里有些忐忑难安,但是几十年的经验,犹豫不决的教训还是知道的。
这种宣传就在于前期的突然性和后期的持续性。突然性是肯定的,毕竟还没有这种规模的先例,简单粗暴,好比大力出奇迹一般。后续的持续性是抢占市场的关键。
在蔡致良看来,第一次效果会很好,往后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