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1960年1月28日,庚子年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中国农历中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全国范围内来讲,大年初一都是要拜年的。
有的是一家人出行,有的是约上三五近亲、成群结队拜年。
在有祠堂的地方,同宗同姓之人会拜祠堂,但也有不少地方没有祠堂,那就去供着牌位的近亲家去拜。
拜的都是自家已故的祖宗,一般是往上数五代以内的血亲,供桌上的牌牌写着名讳,红底黑字。
五代对应着五服,五服是一种丧事方面的礼制,根据亲疏远近的不同,在出现白事时应服丧多久、穿着什么等。
如果有人说:我跟他还没出五服呢,就表明俩人有共同的祖宗,血缘关系比较近。
就眼下来说,百姓还是非常看重血缘关系的,很多事也都是同姓、宗族啥的有话语权,但再下去几十年,除了南方比较重视宗族,还有祠堂的地方外,亲情就淡了。
唐家在京城没有什么近亲、血亲,初一这一天格外肃静,顶多就是邻里之间串个门。
起床后,小王同学从衣橱里拿出三十块钱塞给唐植桐:“拿着。”
“给我钱干嘛?”唐植桐一愣。
“鱼虾不得给人家钱吗?这些够不够?不够等发了工资我再给你补。”小王同学给丈夫整整衣领,说道。
“嘿,我还打算等发了工资再说呢。”唐植桐反应过来,感情是给自己昨天“进货”的钱。
“别老欠着人家的,能卖给你就是天大的情分了。”小王同学踮起脚尖,在丈夫的唇边轻轻印了一下。
“行,听你的。”唐植桐将钱揣进兜里,打算回头得找个机会帮小王同学丰满一下钱包。
唐植桐洗漱,小王同学叠好被子出门倒尿盆。
尽管唐家有单独的厕所,但也免不了夜间有些存货,外面零下十多度,还是在屋里解决方便快捷一些。
几十年后很多人都羡慕的四合院,在现在来说,是很多人想逃离的地方,恨不能单位能给自己分一套筒子楼。
筒子楼好啊,有食堂、能洗浴、带厕所,那是身份的象征,说出去贼有面儿,为了争一套房,狗脑子都能打出来。
唐植桐洗漱完,出门找了根竹竿,把屋檐上的冰溜子给一一敲打下来。
前天下的雪,前天晚上炉子灭了,昨天早上屋檐上没有什么冰溜子,但昨天烧了一天炉子,房顶上的雪受热融化很多,慢慢的化成水滴下来,白天滴滴答答一天,晚上的时候气温下降就一点点的变成了冰溜子。
打完冰溜子,唐植桐站在院子里看屋顶。
无论是正屋还是厢房,中间那间房顶的积雪都要比两侧的矮一些,这是由炉子在哪间房所决定的。
尽管手握外挂,但唐植桐没有将房顶的积雪清理干净,打算让它们顺其自然的融化。
都是老式的房子,瓦片咬合的并不紧密,正常情况是没法把雪从上面扫下来的。
一场雪过后,房顶有雪是正常的,要是没有雪,外人看到,难免会说:这家人有钱,家里烧的暖和。
就这么化着吧,用不了三五天也就干净了。
看着雪,看着院子,唐植桐想起了一首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今年的供应情况会继续恶化,等到了下半年,院子里这点地的作用会更加突出,到时候一家人在藤架子下面赏个月,想想就很惬意,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眼红。
“桉子,吃饭了。”张桂芳推开门,朝在外面发呆的儿子喊道。
“好嘞!”母亲的声音打断了唐植桐的遐想,碰到眼红的就到时候再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过这时候要是手里有根烟,就完美了。
早饭是水饺,昨晚的白菜豆腐馅,但由于掺了不少油渣,味道很棒。
昨晚凤芝由于事先吃了太多,熬五更之后并没有吃下多少,今天早上减了负重,这会儿正摁住盘子吃的香。
唐植桐找出腊八腌的蒜,此时蒜瓣已经通体翠绿色,看着跟祖母绿翡翠似的。
那些珠宝商估计没有几个吃货,就没有一个人开发出腊八蒜样的饰品,看着多有食欲啊!
唐植桐找出碗来,先分给张桂芳几瓣,又分出几瓣来给小王同学,要烀浓大家一起烀浓,谁也别嫌弃谁,至于俩妹妹就算了,孩子很少有乐意吃蒜的。
“昨儿忘记问你了,你们单位下午安排电影、游艺会,是不是上午团拜啊?”唐植桐想起来,问道。
团拜估计有很多人不了解,但起源很早,据说脱胎于周代的“朝正”之礼,即新年岁首的朝拜。
汉代称之为“朝贺礼”,至唐宋时期,团拜已成为官场的例行公事。
满清时的四九城,什么三公九卿都会在大年初一回到办公地,围成一圈相互拜年。
解放前,在延安的时候,团拜成了团体拜年会,最初是为了杜绝下属向领导送礼拜年影响工作,而将同志们召集到礼堂集体拜年。
那时人手清茶一杯,有点类似茶话会,气氛祥和的很。
一番交流下来,不仅体现了民族风俗,更是增进了群体的内部关系、思想交流和感情联络,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氛围。
这项传统在解放后也没丢,很多机关单位都有这一项。
“嗯,不是非得去,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上班天天见,等上班碰见招呼声过年好就行了。”小王同学无所谓的说道。
“那成吧。”唐植桐不勉强,团拜最重要的是部门领导得到场,向基层职工拜年祝贺,作为一个小卡拉米,只要不想着在领导面前刷脸,那在不在就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邮政市局也有团拜会,不过唐植桐这种级别够不上,嗯,主要也是没人邀请,唐植桐更不会腆着脸往上凑。
安心吃完早饭,尽管离着下午还早,但凤芝期盼着下午跟着哥哥嫂子去看电影、参加游艺会,这会的功夫正缠着张桂芳打扮自己。
由于去年的布票用的快,到冬天的时候已经见底,所以这回发了布票以后,张桂芳压着没用。
小王同学以前的衣服多,唐植桐也有单位发的工装,两个妹妹可就惨喽,过年都没穿上新衣服,好在两个妹妹也没啥意见,更没有撒泼打滚要衣服。
张桂芳给凤芝重新梳了头,用红头绳扎了两个小辫,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把小姑娘乐的不行。
“嫂子,几点去?”凤芝迫不及待的问道。
“急啥?火车站的报时钟才刚打了九下,怎么也要吃了午饭。”唐植桐坐在炉子旁,插话道。
“还要这么久啊?”凤芝一脸失落,两挂小鞭愣是没撑过昨晚,一宿全造完了。
“来,今年你表现不错,我代表咱妈给你压岁钱。”闲来无事,唐植桐也没打算初一去给谁拜年,从兜里掏出两毛钱塞给凤芝,打算让她再买点小鞭玩。
“妈……”凤芝接过钱,紧紧的攥在手里,她很想要,但这事最终还得看母亲是否同意。
“行了,我做回主,给你了,你自己拿着买小鞭去吧。”唐植桐推了一把妹妹,这年头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有个零花钱不容易,很多孩子甚至十多岁都没有拿过一块面额的纸币。
有些孩子能从亲戚手里赚个压岁钱,但压岁钱都是来回点儿,这边收到了,父母就要给出去,等客人走了,父母一般都会跟孩子要过来,美名其曰:帮你存着。
存着存着也就不知所踪了,要是要不回来的,问的多了就是当学费交了,这时候不开眼撒泼就得挨揍……
“路上慢点。”大过年的,都图个喜庆,儿子现在一个月赚的比他去世的老子都多,话语权很重,张桂芳也就没反驳,默认了。
“好嘞!”凤芝得了母亲许可,拉开门就小跑着出去了。
“这孩子,钱不等捂热乎就花了。”张桂芳在一旁摇头笑道。
“嗐,正常,过年嘛,乐呵乐呵。”钱是英雄胆,有了钱,心里就有了底气,唐植桐没将这点小钱看在眼里,反而觉得两毛钱能换熊孩子一天的快乐,简直太超值了!
“来,凤珍,我也代表咱妈给你点压岁钱。自己收着,在学校有想买的就买。”小王同学站起身来,从兜里掏出来一块钱,塞到凤珍手里。
“嫂子,我不要。”凤珍大了,已经懂事,说着就要往外掏。
“给你你就拿着吧,甭谦让了。”唐植桐在一旁劝道,自家以前就没怎么有给压岁钱的习惯,后来唐植桐像凤芝这么大的时候,奶奶倒是给过几次,每次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五分钱,不过当时凤珍还小,没有她的份。
“你们俩这手也太松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张桂芳终于还是看不下去了,不过也算默认了这次给压岁钱的行为,拉开抽屉从里面找出一块两毛钱,要还给儿子、儿媳。
“谢谢妈,我就当您给我们俩的压岁钱了。祝您健康长寿、寿比南山、山清水秀、秀外慧中、中流砥柱、柱石之坚、坚如磐石……”小王同学不好意思要,但唐植桐好意思啊,立马蹦起来接了过来,嘴上的花活也没停。
“你这还一套一套的,只要你们好好的,我就心满意足了。”尽管张桂芳听不懂儿子后面的那些词,但想来不是坏话,也就乐淘淘的应下了。
“我们肯定会好好的,还盼着您帮忙带儿子、孙子、重孙呢。”唐植桐乐滋滋点钱,一块二啊,这是自己长这么大以来,收到的最多的一次压岁钱了。
听到唐植桐的话,小王同学脸微微红了一下,凤珍头一回收到压岁钱,此时正紧紧的抓着那一块钱,倒也没注意嫂子的异样。
“唐植桐同志在家吗?”这时外面传来喊人的声音。
“我看看是谁。”唐植桐听着动静有点耳熟,是位女同志,随即拉开门,掀开棉布帘子。
等推开门一看,好家伙,不少人呢!
打头的是徐卉,能不耳熟吗?
“哎吆,徐主任,感情这是拜年?大家伙快屋里坐,屋里暖和。”大庭广众之下,唐植桐也不喊阿姨了,以职务相称。
“我们就不进屋了,今天过来就是给你们一家拜个年。你可是咱们街道的典型啊,年纪轻轻立了功、受了表彰……”徐卉犹如没有任何私人关系一般,把唐植桐好一顿夸,后面那掌声噼里啪啦的仿佛伴奏一般,就没停过。
张桂芳在屋里就听到了动静,自打解放以来,街道年年有团拜,但这还是头一回拜到自己家,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儿子忒给自己长脸了!
前几天排队买的瓜子、花生、硬糖,全都倒进茶盘里,看着不多,又抓上了好几把松子,然后一掺和整成杂拌,就这么端了出去:“同志,别嫌弃,都吃点。”
“大姐,我们是来拜年的,可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们有规定,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眼下物资紧缺,徐卉第一个就站出来表态,把这个口子给扎住,给唐家省点东西。
“这咋说的……大冷天的,这怎么好意思?”张桂芳头一回见这种场面,有些不知所措。
徐卉接过茶盘,转手就交给了站在一旁的唐植桐,然后抓着张桂芳的手,就是一顿猛夸:“大姐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您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好儿子,为国立了功,为街道添了彩,我们得感谢您。”
“使不得,使不得,都是学校教的好。”张桂芳一听这个,手都打哆嗦,太激动了。
尽管徐卉带头说不吃,但端都端出来了,所以唐植桐在一旁也没有干站着,抓起一把来就往人家手里送,巴掌都拍疼了,总得歇歇吧?
再说县官不如现管,眼前的都是街道的父母官,不趁这种机会刷个脸熟,赢取点好感,难道等以后用得着再去临时抱佛脚?
不过人家都有数,面对唐植桐的热情,并没有来者不拒,而是接过来,跟周围的同志一块分分,这样每个人都有一点,也不至于把茶盘里的都吃光。
小王同学是跟着婆婆一块出来的,能看出婆婆紧张来,此刻正挽着婆婆的胳膊,给她增加底气呢。
徐卉跟张桂芳客套两句,把目光转向王静文,笑眯眯的问道:“文文,叶大姐挺好吧?”
“挺好的,谢谢徐阿姨关心,您过年好,祝您工作顺利,事事顺心。”小王同学在一旁笑着回道。
“谢谢,谢谢。一直想找机会去看看叶大姐,但又怕耽误叶大姐工作,就一直没去。你帮我向叶大姐带个好。”徐卉顺着话头,跟小王同学客套着。
“好的,一定带到。”小王同学得体的应对道。
两人之间的谈话没有避着后面团拜的人,都是系统内的人,都懂“大姐”的份量。
就这么聊了几句之后,徐卉再次谢绝了张桂芳进屋坐坐的邀请,又带着大部队往下一家而去……
1960年1月28日,庚子年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中国农历中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全国范围内来讲,大年初一都是要拜年的。
有的是一家人出行,有的是约上三五近亲、成群结队拜年。
在有祠堂的地方,同宗同姓之人会拜祠堂,但也有不少地方没有祠堂,那就去供着牌位的近亲家去拜。
拜的都是自家已故的祖宗,一般是往上数五代以内的血亲,供桌上的牌牌写着名讳,红底黑字。
五代对应着五服,五服是一种丧事方面的礼制,根据亲疏远近的不同,在出现白事时应服丧多久、穿着什么等。
如果有人说:我跟他还没出五服呢,就表明俩人有共同的祖宗,血缘关系比较近。
就眼下来说,百姓还是非常看重血缘关系的,很多事也都是同姓、宗族啥的有话语权,但再下去几十年,除了南方比较重视宗族,还有祠堂的地方外,亲情就淡了。
唐家在京城没有什么近亲、血亲,初一这一天格外肃静,顶多就是邻里之间串个门。
起床后,小王同学从衣橱里拿出三十块钱塞给唐植桐:“拿着。”
“给我钱干嘛?”唐植桐一愣。
“鱼虾不得给人家钱吗?这些够不够?不够等发了工资我再给你补。”小王同学给丈夫整整衣领,说道。
“嘿,我还打算等发了工资再说呢。”唐植桐反应过来,感情是给自己昨天“进货”的钱。
“别老欠着人家的,能卖给你就是天大的情分了。”小王同学踮起脚尖,在丈夫的唇边轻轻印了一下。
“行,听你的。”唐植桐将钱揣进兜里,打算回头得找个机会帮小王同学丰满一下钱包。
唐植桐洗漱,小王同学叠好被子出门倒尿盆。
尽管唐家有单独的厕所,但也免不了夜间有些存货,外面零下十多度,还是在屋里解决方便快捷一些。
几十年后很多人都羡慕的四合院,在现在来说,是很多人想逃离的地方,恨不能单位能给自己分一套筒子楼。
筒子楼好啊,有食堂、能洗浴、带厕所,那是身份的象征,说出去贼有面儿,为了争一套房,狗脑子都能打出来。
唐植桐洗漱完,出门找了根竹竿,把屋檐上的冰溜子给一一敲打下来。
前天下的雪,前天晚上炉子灭了,昨天早上屋檐上没有什么冰溜子,但昨天烧了一天炉子,房顶上的雪受热融化很多,慢慢的化成水滴下来,白天滴滴答答一天,晚上的时候气温下降就一点点的变成了冰溜子。
打完冰溜子,唐植桐站在院子里看屋顶。
无论是正屋还是厢房,中间那间房顶的积雪都要比两侧的矮一些,这是由炉子在哪间房所决定的。
尽管手握外挂,但唐植桐没有将房顶的积雪清理干净,打算让它们顺其自然的融化。
都是老式的房子,瓦片咬合的并不紧密,正常情况是没法把雪从上面扫下来的。
一场雪过后,房顶有雪是正常的,要是没有雪,外人看到,难免会说:这家人有钱,家里烧的暖和。
就这么化着吧,用不了三五天也就干净了。
看着雪,看着院子,唐植桐想起了一首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今年的供应情况会继续恶化,等到了下半年,院子里这点地的作用会更加突出,到时候一家人在藤架子下面赏个月,想想就很惬意,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眼红。
“桉子,吃饭了。”张桂芳推开门,朝在外面发呆的儿子喊道。
“好嘞!”母亲的声音打断了唐植桐的遐想,碰到眼红的就到时候再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过这时候要是手里有根烟,就完美了。
早饭是水饺,昨晚的白菜豆腐馅,但由于掺了不少油渣,味道很棒。
昨晚凤芝由于事先吃了太多,熬五更之后并没有吃下多少,今天早上减了负重,这会儿正摁住盘子吃的香。
唐植桐找出腊八腌的蒜,此时蒜瓣已经通体翠绿色,看着跟祖母绿翡翠似的。
那些珠宝商估计没有几个吃货,就没有一个人开发出腊八蒜样的饰品,看着多有食欲啊!
唐植桐找出碗来,先分给张桂芳几瓣,又分出几瓣来给小王同学,要烀浓大家一起烀浓,谁也别嫌弃谁,至于俩妹妹就算了,孩子很少有乐意吃蒜的。
“昨儿忘记问你了,你们单位下午安排电影、游艺会,是不是上午团拜啊?”唐植桐想起来,问道。
团拜估计有很多人不了解,但起源很早,据说脱胎于周代的“朝正”之礼,即新年岁首的朝拜。
汉代称之为“朝贺礼”,至唐宋时期,团拜已成为官场的例行公事。
满清时的四九城,什么三公九卿都会在大年初一回到办公地,围成一圈相互拜年。
解放前,在延安的时候,团拜成了团体拜年会,最初是为了杜绝下属向领导送礼拜年影响工作,而将同志们召集到礼堂集体拜年。
那时人手清茶一杯,有点类似茶话会,气氛祥和的很。
一番交流下来,不仅体现了民族风俗,更是增进了群体的内部关系、思想交流和感情联络,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氛围。
这项传统在解放后也没丢,很多机关单位都有这一项。
“嗯,不是非得去,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上班天天见,等上班碰见招呼声过年好就行了。”小王同学无所谓的说道。
“那成吧。”唐植桐不勉强,团拜最重要的是部门领导得到场,向基层职工拜年祝贺,作为一个小卡拉米,只要不想着在领导面前刷脸,那在不在就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邮政市局也有团拜会,不过唐植桐这种级别够不上,嗯,主要也是没人邀请,唐植桐更不会腆着脸往上凑。
安心吃完早饭,尽管离着下午还早,但凤芝期盼着下午跟着哥哥嫂子去看电影、参加游艺会,这会的功夫正缠着张桂芳打扮自己。
由于去年的布票用的快,到冬天的时候已经见底,所以这回发了布票以后,张桂芳压着没用。
小王同学以前的衣服多,唐植桐也有单位发的工装,两个妹妹可就惨喽,过年都没穿上新衣服,好在两个妹妹也没啥意见,更没有撒泼打滚要衣服。
张桂芳给凤芝重新梳了头,用红头绳扎了两个小辫,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把小姑娘乐的不行。
“嫂子,几点去?”凤芝迫不及待的问道。
“急啥?火车站的报时钟才刚打了九下,怎么也要吃了午饭。”唐植桐坐在炉子旁,插话道。
“还要这么久啊?”凤芝一脸失落,两挂小鞭愣是没撑过昨晚,一宿全造完了。
“来,今年你表现不错,我代表咱妈给你压岁钱。”闲来无事,唐植桐也没打算初一去给谁拜年,从兜里掏出两毛钱塞给凤芝,打算让她再买点小鞭玩。
“妈……”凤芝接过钱,紧紧的攥在手里,她很想要,但这事最终还得看母亲是否同意。
“行了,我做回主,给你了,你自己拿着买小鞭去吧。”唐植桐推了一把妹妹,这年头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有个零花钱不容易,很多孩子甚至十多岁都没有拿过一块面额的纸币。
有些孩子能从亲戚手里赚个压岁钱,但压岁钱都是来回点儿,这边收到了,父母就要给出去,等客人走了,父母一般都会跟孩子要过来,美名其曰:帮你存着。
存着存着也就不知所踪了,要是要不回来的,问的多了就是当学费交了,这时候不开眼撒泼就得挨揍……
“路上慢点。”大过年的,都图个喜庆,儿子现在一个月赚的比他去世的老子都多,话语权很重,张桂芳也就没反驳,默认了。
“好嘞!”凤芝得了母亲许可,拉开门就小跑着出去了。
“这孩子,钱不等捂热乎就花了。”张桂芳在一旁摇头笑道。
“嗐,正常,过年嘛,乐呵乐呵。”钱是英雄胆,有了钱,心里就有了底气,唐植桐没将这点小钱看在眼里,反而觉得两毛钱能换熊孩子一天的快乐,简直太超值了!
“来,凤珍,我也代表咱妈给你点压岁钱。自己收着,在学校有想买的就买。”小王同学站起身来,从兜里掏出来一块钱,塞到凤珍手里。
“嫂子,我不要。”凤珍大了,已经懂事,说着就要往外掏。
“给你你就拿着吧,甭谦让了。”唐植桐在一旁劝道,自家以前就没怎么有给压岁钱的习惯,后来唐植桐像凤芝这么大的时候,奶奶倒是给过几次,每次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五分钱,不过当时凤珍还小,没有她的份。
“你们俩这手也太松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张桂芳终于还是看不下去了,不过也算默认了这次给压岁钱的行为,拉开抽屉从里面找出一块两毛钱,要还给儿子、儿媳。
“谢谢妈,我就当您给我们俩的压岁钱了。祝您健康长寿、寿比南山、山清水秀、秀外慧中、中流砥柱、柱石之坚、坚如磐石……”小王同学不好意思要,但唐植桐好意思啊,立马蹦起来接了过来,嘴上的花活也没停。
“你这还一套一套的,只要你们好好的,我就心满意足了。”尽管张桂芳听不懂儿子后面的那些词,但想来不是坏话,也就乐淘淘的应下了。
“我们肯定会好好的,还盼着您帮忙带儿子、孙子、重孙呢。”唐植桐乐滋滋点钱,一块二啊,这是自己长这么大以来,收到的最多的一次压岁钱了。
听到唐植桐的话,小王同学脸微微红了一下,凤珍头一回收到压岁钱,此时正紧紧的抓着那一块钱,倒也没注意嫂子的异样。
“唐植桐同志在家吗?”这时外面传来喊人的声音。
“我看看是谁。”唐植桐听着动静有点耳熟,是位女同志,随即拉开门,掀开棉布帘子。
等推开门一看,好家伙,不少人呢!
打头的是徐卉,能不耳熟吗?
“哎吆,徐主任,感情这是拜年?大家伙快屋里坐,屋里暖和。”大庭广众之下,唐植桐也不喊阿姨了,以职务相称。
“我们就不进屋了,今天过来就是给你们一家拜个年。你可是咱们街道的典型啊,年纪轻轻立了功、受了表彰……”徐卉犹如没有任何私人关系一般,把唐植桐好一顿夸,后面那掌声噼里啪啦的仿佛伴奏一般,就没停过。
张桂芳在屋里就听到了动静,自打解放以来,街道年年有团拜,但这还是头一回拜到自己家,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儿子忒给自己长脸了!
前几天排队买的瓜子、花生、硬糖,全都倒进茶盘里,看着不多,又抓上了好几把松子,然后一掺和整成杂拌,就这么端了出去:“同志,别嫌弃,都吃点。”
“大姐,我们是来拜年的,可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们有规定,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眼下物资紧缺,徐卉第一个就站出来表态,把这个口子给扎住,给唐家省点东西。
“这咋说的……大冷天的,这怎么好意思?”张桂芳头一回见这种场面,有些不知所措。
徐卉接过茶盘,转手就交给了站在一旁的唐植桐,然后抓着张桂芳的手,就是一顿猛夸:“大姐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您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好儿子,为国立了功,为街道添了彩,我们得感谢您。”
“使不得,使不得,都是学校教的好。”张桂芳一听这个,手都打哆嗦,太激动了。
尽管徐卉带头说不吃,但端都端出来了,所以唐植桐在一旁也没有干站着,抓起一把来就往人家手里送,巴掌都拍疼了,总得歇歇吧?
再说县官不如现管,眼前的都是街道的父母官,不趁这种机会刷个脸熟,赢取点好感,难道等以后用得着再去临时抱佛脚?
不过人家都有数,面对唐植桐的热情,并没有来者不拒,而是接过来,跟周围的同志一块分分,这样每个人都有一点,也不至于把茶盘里的都吃光。
小王同学是跟着婆婆一块出来的,能看出婆婆紧张来,此刻正挽着婆婆的胳膊,给她增加底气呢。
徐卉跟张桂芳客套两句,把目光转向王静文,笑眯眯的问道:“文文,叶大姐挺好吧?”
“挺好的,谢谢徐阿姨关心,您过年好,祝您工作顺利,事事顺心。”小王同学在一旁笑着回道。
“谢谢,谢谢。一直想找机会去看看叶大姐,但又怕耽误叶大姐工作,就一直没去。你帮我向叶大姐带个好。”徐卉顺着话头,跟小王同学客套着。
“好的,一定带到。”小王同学得体的应对道。
两人之间的谈话没有避着后面团拜的人,都是系统内的人,都懂“大姐”的份量。
就这么聊了几句之后,徐卉再次谢绝了张桂芳进屋坐坐的邀请,又带着大部队往下一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