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推磨是个枯燥无味的活,不少小脑不够发达的人推上几圈就会晕头转向。
早前的地主家都用牛马推磨,唐植桐家一直不富裕,用不起牛马,所以唐植桐这次亲自上阵,体验了一把牛马的感觉,还成,比几十年后给资本家扛活的福报要轻松不少。
石磨当时买的规格小了一点,所以推的时候要增加负重,比如将盛玉米碎的盆压在上面,这样能将玉米碎推的更细腻一些,摊出来的煎饼口感更好。
“妈,这里面掺米面了?”随着石磨的旋转,小米特有的清香味淡淡散发出来,唐植桐嗅嗅,问道。
“嗯,你不是说米面的好吃吗?这次放了不少。”一个石磨上能拴两根推磨的木棍,唐植桐负责一个,张桂芳负责另一个,并时不时的往磨眼里舀一勺泡发好的原料。
“敢情您还记得呢?”唐植桐有些诧异,距离自己说这话至少已经有十年时间。
早年间粮食还没有两统,为了省钱,唐奶奶都是从集市上购买毛粮,然后自己加工,其中又以玉米、小米为主。
玉米能用来蒸窝头,小米大多是煮粥,偶尔唐奶奶也会做煎饼,玉米碎不够了就会掺上些小米,唐植桐吃着纯玉米的口感发酸且硬,而有小米的更甜更软,所以称赞过两回。
“记着呢。现在轻易不做,做就做你爱吃的。”张桂芳理所当然的说道,粮食统筹后,粮店的价格实惠而且都是加工好的,更省时省力,所以一家人吃毛粮的机会就少了。
“那明天我回来做点菜,咱卷煎饼吃。”一听这面糊里掺了小米,唐植桐的馋虫被勾了起来。
都说齐鲁人吃卷饼卷大葱,这是对贫困年代齐鲁人的刻板印象,穷的时候确实有吃,但卷的不是大葱,而是一种小香葱。
以“人没葱高”而闻名的章丘大葱大概是90年代的产物,然而这种大葱刚上市时并不受普通民众欢迎。
那时生活条件已经改善,普通民众买葱大多是为了炒菜,但炒菜才用多少葱?因为冰箱没有普及,一棵章丘大葱还没等用完就已经干巴了,所以当时的章丘大葱大多销往菜馆、包子铺。
尤其是包子铺,特别喜欢章丘大葱,一棵葱一斤多,比扒小葱省时省力,章丘大葱的葱白还多,各种葱的价格差不多,所以都紧着大的买。
菜农也不傻,同样是伺候一季田,章丘大葱的产量要比老品种高很多,所以就越来越流行,然而本地需求有限,加上那时物流还不怎么发达,运费奇高,一拥而上的种植也曾导致滞销。
说到这就得感谢一下国家基建和绿通,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菜篮子问题,就不感谢三桶油了,人家辛辛苦苦干一年,利润大多给了油桶。
说来也奇怪,按朴素的消费观来说,老百姓享受的高价油中应该包含油桶的价格,但三桶油从来不给司机油桶,那油桶都去哪了?
在张桂芳开口吩咐唐植桐推磨的时候,王静文没出口反驳,但唐植桐累了一天,她心疼,就存了推一把的心思。
当王静文看唐植桐走神时,还以为他累了,过去替下了唐植桐。
王静文推磨不头晕,她是学芭蕾出身的。
唐植桐记得第一次与王静文见面看的芭蕾舞有个桥段,转圈转圈不停地转圈,相信小王同学之前也练过。
那个桥段都算轻的,有学舞蹈的人能转好几个小时都不带头晕的,只能说这平衡能力不去争取一下飞行员,可惜了了。
唐植桐坐在旁边,看着推磨的婆媳俩,脑子里已经开始琢磨明天晚上做什么菜了。
煎饼卷大葱吗?时下确实有很多人吃不上,但吃葱的话,嘴里那股糊浓味,晚上咋交流学习?刷牙都够呛能压下去。
那就学一下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以后的吃法吧!
那时的大葱只是配角,非必选项,可卷的还有一些其他菜,以大荤为佳。
想到大荤,唐植桐决定再从“工地领导”那“预支”点肉,家里这个月的肉票已全部买成了腊肉,那个耐存储,留着慢慢吃。
唐植桐休息了一会,替下张桂芳,和小王同学围着石磨转起了圈圈,这一转就是半个多点,直到盆中空空如也。
此时还不算结束,得先把磨盘中的面糊刮到下方的大盆里,然后一边推动石磨一边从磨眼里往里慢慢倒水,将磨臼中剩余的粮食冲洗出来。
待以上都完成后,还得抬起上盘,用清水将磨臼冲洗干净,垫上木楔,使其风干。
至此,推磨算是告一段落。
接下来要将接出来的面糊和水搅拌均匀,盖上盖帘,静置发酵一晚,为上鏊子加工做准备。
第二天,张桂芳起了个大早,拎出好久没用的鏊子、篪子和油搭子,在正房与围墙的夹缝里准备摊煎饼。
为了这次摊煎饼,张桂芳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前阵子芒种,小麦收割,张桂芳专门往东跑了好几里地,就为了跟农户买点麦秆。
摊煎饼不仅需要专用的工具,对火候也有要求,火太大不行,火小了也不行,麦秆、玉米秸秆才是理想的燃烧材料,然而东边在十年前开始大建设,成为工业用地,农用地一再东移,想买点合适的燃料变难了,所以家里摊煎饼的工具才收起来,转而做窝头、馒头吃。
家里的这口鏊子还是唐奶奶传下来的,比唐植桐年龄都大,去年若不是唐植桐提前备下了废铁,估计这玩意就“做贡献”了。
篪子,有的地方也叫劈子、耙子,绝大部分都是竹子做的,用来把舀在鏊子上的面糊均匀摊开。
油搭子,有的地方叫油擦子,是用多层布缝制成黑板擦形状的东西,上面渗着食用油,用来擦鏊子,防止煎饼与鏊子粘连以便揭取。
张桂芳摊煎饼的技能是跟婆婆学的,早年前唐家曾一度以煎饼为主食,所以她的技术很好。
等唐植桐和王静文起床的时候,张桂芳已经快将煎饼摊完了。
凤珍对煎饼有印象,小时候她咬不动,张桂芳就把煎饼泡软了再给闺女吃,食用泡煎饼容易反酸,她对这玩意没好印象。
凤芝则是一脸新奇,她出生晚,基本没吃过。
唐植桐洗了把脸,急匆匆的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多了几块精挑细选的白薯,细长条状。
“妈,一会摊完把白薯煨上吧。”唐植桐将手里的地瓜放在张桂芳旁边。
“哪来的?”张桂芳一边忙活着手里的活,一边问道。
麦秆火力适中,但灰烬容易受空气影响上扬,张桂芳为避免把头发弄脏,特意包了块头巾,这也是早年间养成的习惯。
“朋友在地窖里存的,离咱家不远,我过去要了两块。”唐植桐编瞎话,自己能搞到食物的事得让家人慢慢接受,为今后几年打基础。
“那你可得给人家还礼。”张桂芳没拒绝,儿子从小就好这一口,不过那时候大多是春冬季节,容易能买到白薯。
“您放心吧,忘不了。”用摊煎饼的灰烬煨熟,味道那叫一个地道!唐植桐想跟小王同学和妹妹们分享自己童年为数不多的乐趣。
煎饼摊好,还不算完,得趁热乎尽快叠起来,然后从中间一刀切为两段,储存在木箱子或纸箱子中,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至此,一整套摊煎饼的流程才算结束。
操作繁琐,加上种种外部条件限制,所以唐家才会好几年没有做这个。
推磨是个枯燥无味的活,不少小脑不够发达的人推上几圈就会晕头转向。
早前的地主家都用牛马推磨,唐植桐家一直不富裕,用不起牛马,所以唐植桐这次亲自上阵,体验了一把牛马的感觉,还成,比几十年后给资本家扛活的福报要轻松不少。
石磨当时买的规格小了一点,所以推的时候要增加负重,比如将盛玉米碎的盆压在上面,这样能将玉米碎推的更细腻一些,摊出来的煎饼口感更好。
“妈,这里面掺米面了?”随着石磨的旋转,小米特有的清香味淡淡散发出来,唐植桐嗅嗅,问道。
“嗯,你不是说米面的好吃吗?这次放了不少。”一个石磨上能拴两根推磨的木棍,唐植桐负责一个,张桂芳负责另一个,并时不时的往磨眼里舀一勺泡发好的原料。
“敢情您还记得呢?”唐植桐有些诧异,距离自己说这话至少已经有十年时间。
早年间粮食还没有两统,为了省钱,唐奶奶都是从集市上购买毛粮,然后自己加工,其中又以玉米、小米为主。
玉米能用来蒸窝头,小米大多是煮粥,偶尔唐奶奶也会做煎饼,玉米碎不够了就会掺上些小米,唐植桐吃着纯玉米的口感发酸且硬,而有小米的更甜更软,所以称赞过两回。
“记着呢。现在轻易不做,做就做你爱吃的。”张桂芳理所当然的说道,粮食统筹后,粮店的价格实惠而且都是加工好的,更省时省力,所以一家人吃毛粮的机会就少了。
“那明天我回来做点菜,咱卷煎饼吃。”一听这面糊里掺了小米,唐植桐的馋虫被勾了起来。
都说齐鲁人吃卷饼卷大葱,这是对贫困年代齐鲁人的刻板印象,穷的时候确实有吃,但卷的不是大葱,而是一种小香葱。
以“人没葱高”而闻名的章丘大葱大概是90年代的产物,然而这种大葱刚上市时并不受普通民众欢迎。
那时生活条件已经改善,普通民众买葱大多是为了炒菜,但炒菜才用多少葱?因为冰箱没有普及,一棵章丘大葱还没等用完就已经干巴了,所以当时的章丘大葱大多销往菜馆、包子铺。
尤其是包子铺,特别喜欢章丘大葱,一棵葱一斤多,比扒小葱省时省力,章丘大葱的葱白还多,各种葱的价格差不多,所以都紧着大的买。
菜农也不傻,同样是伺候一季田,章丘大葱的产量要比老品种高很多,所以就越来越流行,然而本地需求有限,加上那时物流还不怎么发达,运费奇高,一拥而上的种植也曾导致滞销。
说到这就得感谢一下国家基建和绿通,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菜篮子问题,就不感谢三桶油了,人家辛辛苦苦干一年,利润大多给了油桶。
说来也奇怪,按朴素的消费观来说,老百姓享受的高价油中应该包含油桶的价格,但三桶油从来不给司机油桶,那油桶都去哪了?
在张桂芳开口吩咐唐植桐推磨的时候,王静文没出口反驳,但唐植桐累了一天,她心疼,就存了推一把的心思。
当王静文看唐植桐走神时,还以为他累了,过去替下了唐植桐。
王静文推磨不头晕,她是学芭蕾出身的。
唐植桐记得第一次与王静文见面看的芭蕾舞有个桥段,转圈转圈不停地转圈,相信小王同学之前也练过。
那个桥段都算轻的,有学舞蹈的人能转好几个小时都不带头晕的,只能说这平衡能力不去争取一下飞行员,可惜了了。
唐植桐坐在旁边,看着推磨的婆媳俩,脑子里已经开始琢磨明天晚上做什么菜了。
煎饼卷大葱吗?时下确实有很多人吃不上,但吃葱的话,嘴里那股糊浓味,晚上咋交流学习?刷牙都够呛能压下去。
那就学一下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以后的吃法吧!
那时的大葱只是配角,非必选项,可卷的还有一些其他菜,以大荤为佳。
想到大荤,唐植桐决定再从“工地领导”那“预支”点肉,家里这个月的肉票已全部买成了腊肉,那个耐存储,留着慢慢吃。
唐植桐休息了一会,替下张桂芳,和小王同学围着石磨转起了圈圈,这一转就是半个多点,直到盆中空空如也。
此时还不算结束,得先把磨盘中的面糊刮到下方的大盆里,然后一边推动石磨一边从磨眼里往里慢慢倒水,将磨臼中剩余的粮食冲洗出来。
待以上都完成后,还得抬起上盘,用清水将磨臼冲洗干净,垫上木楔,使其风干。
至此,推磨算是告一段落。
接下来要将接出来的面糊和水搅拌均匀,盖上盖帘,静置发酵一晚,为上鏊子加工做准备。
第二天,张桂芳起了个大早,拎出好久没用的鏊子、篪子和油搭子,在正房与围墙的夹缝里准备摊煎饼。
为了这次摊煎饼,张桂芳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前阵子芒种,小麦收割,张桂芳专门往东跑了好几里地,就为了跟农户买点麦秆。
摊煎饼不仅需要专用的工具,对火候也有要求,火太大不行,火小了也不行,麦秆、玉米秸秆才是理想的燃烧材料,然而东边在十年前开始大建设,成为工业用地,农用地一再东移,想买点合适的燃料变难了,所以家里摊煎饼的工具才收起来,转而做窝头、馒头吃。
家里的这口鏊子还是唐奶奶传下来的,比唐植桐年龄都大,去年若不是唐植桐提前备下了废铁,估计这玩意就“做贡献”了。
篪子,有的地方也叫劈子、耙子,绝大部分都是竹子做的,用来把舀在鏊子上的面糊均匀摊开。
油搭子,有的地方叫油擦子,是用多层布缝制成黑板擦形状的东西,上面渗着食用油,用来擦鏊子,防止煎饼与鏊子粘连以便揭取。
张桂芳摊煎饼的技能是跟婆婆学的,早年前唐家曾一度以煎饼为主食,所以她的技术很好。
等唐植桐和王静文起床的时候,张桂芳已经快将煎饼摊完了。
凤珍对煎饼有印象,小时候她咬不动,张桂芳就把煎饼泡软了再给闺女吃,食用泡煎饼容易反酸,她对这玩意没好印象。
凤芝则是一脸新奇,她出生晚,基本没吃过。
唐植桐洗了把脸,急匆匆的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多了几块精挑细选的白薯,细长条状。
“妈,一会摊完把白薯煨上吧。”唐植桐将手里的地瓜放在张桂芳旁边。
“哪来的?”张桂芳一边忙活着手里的活,一边问道。
麦秆火力适中,但灰烬容易受空气影响上扬,张桂芳为避免把头发弄脏,特意包了块头巾,这也是早年间养成的习惯。
“朋友在地窖里存的,离咱家不远,我过去要了两块。”唐植桐编瞎话,自己能搞到食物的事得让家人慢慢接受,为今后几年打基础。
“那你可得给人家还礼。”张桂芳没拒绝,儿子从小就好这一口,不过那时候大多是春冬季节,容易能买到白薯。
“您放心吧,忘不了。”用摊煎饼的灰烬煨熟,味道那叫一个地道!唐植桐想跟小王同学和妹妹们分享自己童年为数不多的乐趣。
煎饼摊好,还不算完,得趁热乎尽快叠起来,然后从中间一刀切为两段,储存在木箱子或纸箱子中,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至此,一整套摊煎饼的流程才算结束。
操作繁琐,加上种种外部条件限制,所以唐家才会好几年没有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