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郑元和师兄曾文泉吃完了晚饭,又往空地上并肩坐了,对着头顶如钩银月出神。
不久曾文泉抬手,郑元以为他要吹笛子,却见他起身站起,手中灵光一动,取出来一架小鼓,接着拿出两个鼓棒,“咚咚咚——”往鼓上敲了,接着又“梆梆梆——”,这是敲鼓边。
这小鼓和大鼓不同,声音更清亮脆生一些,不如大鼓雄浑,但更有活泼轻快味道。
曾文泉仰头看月,手中敲起鼓来,郑元不知道他还会敲鼓,因从没见过他敲,只见他吹笛子。
他敲了一会儿,“咚咚咚——”“梆梆梆——”,也很有韵味,很好听,但比他的笛子差了。
又敲了一会儿,曾文泉停手了,低了头看郑元,把手里的鼓棒递给郑元:“你打。”
郑元只当是玩,起身接了鼓棒,往鼓面上打了两下“咚咚——”,曾文泉咧嘴笑了,接着他把鼓推到郑元身旁,自己又坐下了,取出笛子,开始吹了。
郑元胡乱打着鼓,却听得师兄在以笛声伴着自己的鼓声,本来郑元不通音律,但听得师兄以笛声相合,竟感觉像是师兄在教自己,只是不用言语说,而用笛声教。
如此笛声合着鼓声,好似河床承托着流水,郑元化心为虚,以意而动,很快觉得其中奥妙,手下鼓声渐渐和笛声和谐起来,竟真学得会了。
曾文泉也察觉到,又咧嘴笑了。随着郑元鼓声越发纯熟,曾文泉逐渐变了笛声,郑元也随之变化鼓声,始终保持笛鼓二音和谐。
接着,曾文泉抬头望月,奏一曲“清辉银钩行”,笛声如龙吟,郑元相合,鼓声似风响,银月之下,清辉之中,师兄弟二人觉十分快乐,觉世上再没有其他事情。
远处茅屋窗前,风老人看着二徒,微微笑了。
郑元就在这住了,早晨起来往山下去挑水,回来劈柴、扫地、擦桌子、烧开水,又要浇花、修理树枝、烧饭,晚上听师兄吹笛子、用鼓和鸣。
如此一日一日逍遥过去,虽然每天都不修法术,却胜过修法术,他是在修心,经过这一天天,他感觉到自己的心真像风老人说的那样,变得同风一样逍遥,再无桎梏痛苦。
这一日晚上,郑元和师傅吃饭,突然那绿鹦鹉从外面飞来,不知从哪里折了一朵红莲花,衔在嘴里,飞到风老人肩膀上停了,似乎在邀功。
风老人取了一个青瓷瓶来,灌了水,绿鹦鹉就把这红莲花插在瓶子里,又围着那花飞来飞去,十分快活。
莲花的清香很快充满了屋子,风老人把青瓷瓶放到旁边条案上,灯光之下,见那莲,红花如火,绿枝似碧,真真喜人。
郑元看了两眼,突然想起那桩心事,接着觉得心口一疼,张口往旁边吐出一团鲜血来,郑元丢了筷子,捂着胸口叫唤。
风老人去看,催了一股法,按在郑元的心口,便将伤势安定下来,过了一会儿,郑元觉得不疼了。
“师傅,我这是怎么伤势?”
“无妨,乃是你之前受伤,心口处有些瘀血,刚才你心中大动,便将这瘀血鼓动了出来。刚才我已经施法将瘀血除尽了,便没有大碍了。”
“好,多谢师傅。”
“徒儿,你胸口瘀血不是大碍,但心中有事、牵挂连连,这才是你的大碍。”
“师傅果然慧眼,徒儿什么事都瞒不住。如今收了师傅教诲,大开逍遥之念,明晓齐物之理,追寻大道,心静自正。但仍有一桩义气事情放不下,因此心中常常有碍。”
“那你要如何做?”
“徒儿深思许久,觉得既然有这执念,那应也是缘分,想来也是天定,想来也是大道安排。若不了结这桩缘分,我纵然逍遥,也是假逍遥,因心中不逍遥。”
“好,那就按你想的去做。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那边大战紧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打起来,我走的越快越好。”
“好,那就明天早上早走。”
“好。”
师徒二人继续吃饭,吃完了,郑元收拾干净了,换了茶壶、茶杯来,烧了水,泡了茶,又和师傅喝茶。
风老人问:“徒儿,此去一场,你如何想?”
郑元想了一会儿道:“我不要别的,只愿能助我那主上成就一番基业,也算全了这一桩缘分义气。”
“那基业有大有小,要成多大的基业才算是成呢?人心不足,成一基业必要再大,直至天下归于手,也未必满足,若是这样你要如何?”
“那师傅以为如何?求师傅指点。”
“我送你一句话,你记住:‘逢龙大利,遇虎大害,见星当止,望月应还。’”
“这话什么意思?”
“我说了倒不准了,等你遇到事情,自然能明白。”
“是,徒儿记在心里了。”
二人继续喝茶,又往窗前看月,郑元一边看着窗外月亮,一边想着师傅说的话,琢磨那句箴言的含义。风老人微笑着看着郑元,不时喝一口茶,又不时看一眼月。
“好徒儿,今晚不妨和我一块歇息,你这一去,若要再见你恐怕难了。”
“师傅怎说这话?”
“我看你有慧心,当能成大法,但又重情义,人若不负你,你必不负人。如今天下将乱,你保你那主上征战,不知多少岁月能成,那时候我也不知在哪,恐难再见。”
“师傅怎知道天下将乱?”
“有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我怎不知?”
郑元心头暗道:“常常是乱世出英雄,无乱不成正,若是大乱,说不定还是我们的机会。”
他口上又道:“师傅不用担心,凭师傅逍遥之心,百岁不过一念间,徒儿在外谋事再难,百年之内也必定下了,到时候再来寻师傅,怎见不到?”
又道:“徒儿今晚陪着师傅便是,我一身轻松,并没什么要收拾,只等明早走。今晚陪着师傅,正好明早走时也好跪拜告别。”
风老人笑了笑,不语。
师徒二人一边喝茶,一边看月,都有默契一般沉默,在宁静中,珍惜这最后的师徒陪伴。
郑元和师兄曾文泉吃完了晚饭,又往空地上并肩坐了,对着头顶如钩银月出神。
不久曾文泉抬手,郑元以为他要吹笛子,却见他起身站起,手中灵光一动,取出来一架小鼓,接着拿出两个鼓棒,“咚咚咚——”往鼓上敲了,接着又“梆梆梆——”,这是敲鼓边。
这小鼓和大鼓不同,声音更清亮脆生一些,不如大鼓雄浑,但更有活泼轻快味道。
曾文泉仰头看月,手中敲起鼓来,郑元不知道他还会敲鼓,因从没见过他敲,只见他吹笛子。
他敲了一会儿,“咚咚咚——”“梆梆梆——”,也很有韵味,很好听,但比他的笛子差了。
又敲了一会儿,曾文泉停手了,低了头看郑元,把手里的鼓棒递给郑元:“你打。”
郑元只当是玩,起身接了鼓棒,往鼓面上打了两下“咚咚——”,曾文泉咧嘴笑了,接着他把鼓推到郑元身旁,自己又坐下了,取出笛子,开始吹了。
郑元胡乱打着鼓,却听得师兄在以笛声伴着自己的鼓声,本来郑元不通音律,但听得师兄以笛声相合,竟感觉像是师兄在教自己,只是不用言语说,而用笛声教。
如此笛声合着鼓声,好似河床承托着流水,郑元化心为虚,以意而动,很快觉得其中奥妙,手下鼓声渐渐和笛声和谐起来,竟真学得会了。
曾文泉也察觉到,又咧嘴笑了。随着郑元鼓声越发纯熟,曾文泉逐渐变了笛声,郑元也随之变化鼓声,始终保持笛鼓二音和谐。
接着,曾文泉抬头望月,奏一曲“清辉银钩行”,笛声如龙吟,郑元相合,鼓声似风响,银月之下,清辉之中,师兄弟二人觉十分快乐,觉世上再没有其他事情。
远处茅屋窗前,风老人看着二徒,微微笑了。
郑元就在这住了,早晨起来往山下去挑水,回来劈柴、扫地、擦桌子、烧开水,又要浇花、修理树枝、烧饭,晚上听师兄吹笛子、用鼓和鸣。
如此一日一日逍遥过去,虽然每天都不修法术,却胜过修法术,他是在修心,经过这一天天,他感觉到自己的心真像风老人说的那样,变得同风一样逍遥,再无桎梏痛苦。
这一日晚上,郑元和师傅吃饭,突然那绿鹦鹉从外面飞来,不知从哪里折了一朵红莲花,衔在嘴里,飞到风老人肩膀上停了,似乎在邀功。
风老人取了一个青瓷瓶来,灌了水,绿鹦鹉就把这红莲花插在瓶子里,又围着那花飞来飞去,十分快活。
莲花的清香很快充满了屋子,风老人把青瓷瓶放到旁边条案上,灯光之下,见那莲,红花如火,绿枝似碧,真真喜人。
郑元看了两眼,突然想起那桩心事,接着觉得心口一疼,张口往旁边吐出一团鲜血来,郑元丢了筷子,捂着胸口叫唤。
风老人去看,催了一股法,按在郑元的心口,便将伤势安定下来,过了一会儿,郑元觉得不疼了。
“师傅,我这是怎么伤势?”
“无妨,乃是你之前受伤,心口处有些瘀血,刚才你心中大动,便将这瘀血鼓动了出来。刚才我已经施法将瘀血除尽了,便没有大碍了。”
“好,多谢师傅。”
“徒儿,你胸口瘀血不是大碍,但心中有事、牵挂连连,这才是你的大碍。”
“师傅果然慧眼,徒儿什么事都瞒不住。如今收了师傅教诲,大开逍遥之念,明晓齐物之理,追寻大道,心静自正。但仍有一桩义气事情放不下,因此心中常常有碍。”
“那你要如何做?”
“徒儿深思许久,觉得既然有这执念,那应也是缘分,想来也是天定,想来也是大道安排。若不了结这桩缘分,我纵然逍遥,也是假逍遥,因心中不逍遥。”
“好,那就按你想的去做。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那边大战紧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打起来,我走的越快越好。”
“好,那就明天早上早走。”
“好。”
师徒二人继续吃饭,吃完了,郑元收拾干净了,换了茶壶、茶杯来,烧了水,泡了茶,又和师傅喝茶。
风老人问:“徒儿,此去一场,你如何想?”
郑元想了一会儿道:“我不要别的,只愿能助我那主上成就一番基业,也算全了这一桩缘分义气。”
“那基业有大有小,要成多大的基业才算是成呢?人心不足,成一基业必要再大,直至天下归于手,也未必满足,若是这样你要如何?”
“那师傅以为如何?求师傅指点。”
“我送你一句话,你记住:‘逢龙大利,遇虎大害,见星当止,望月应还。’”
“这话什么意思?”
“我说了倒不准了,等你遇到事情,自然能明白。”
“是,徒儿记在心里了。”
二人继续喝茶,又往窗前看月,郑元一边看着窗外月亮,一边想着师傅说的话,琢磨那句箴言的含义。风老人微笑着看着郑元,不时喝一口茶,又不时看一眼月。
“好徒儿,今晚不妨和我一块歇息,你这一去,若要再见你恐怕难了。”
“师傅怎说这话?”
“我看你有慧心,当能成大法,但又重情义,人若不负你,你必不负人。如今天下将乱,你保你那主上征战,不知多少岁月能成,那时候我也不知在哪,恐难再见。”
“师傅怎知道天下将乱?”
“有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我怎不知?”
郑元心头暗道:“常常是乱世出英雄,无乱不成正,若是大乱,说不定还是我们的机会。”
他口上又道:“师傅不用担心,凭师傅逍遥之心,百岁不过一念间,徒儿在外谋事再难,百年之内也必定下了,到时候再来寻师傅,怎见不到?”
又道:“徒儿今晚陪着师傅便是,我一身轻松,并没什么要收拾,只等明早走。今晚陪着师傅,正好明早走时也好跪拜告别。”
风老人笑了笑,不语。
师徒二人一边喝茶,一边看月,都有默契一般沉默,在宁静中,珍惜这最后的师徒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