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等待合适的时机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我想问,凭什么呢?”
“这次的事情是贾家自己闯的祸,为何要我们整个院子的人来为他们承担后果?”
“若开了这个头,日后谁家有了难处,我们若不帮忙就成了罪人...”
“我记得,咱们院子里,还有几家比贾家更困难的。”
“易老先生,”杨明在院中的声音显得沉稳有力,“不知您是否愿意再次展现您那乐于助人的品质,为贾家送去些粮食与资助?毕竟,他们如今的困境,直接关系着
一家人的生计。”
“同为邻里,见他们如此困苦,心中难免感到不忍。”杨明继续道,“您收入颇丰,又无儿女牵挂,何不慷慨解囊,将这份善意传递给他们呢?”
“若如此,贾家必然对您感激不尽。”杨明的话语激起了在场众人的共鸣。
然而,众人虽点头,但态度却与之前大相径庭。
“杨明所言极是。”有人附和。
“贾家之事,为何要我们承担?”
“我们并非冤大头,若要捐赠,也是易老先生您自己的事。”
“何况,之前贾张氏对我们如何?如今她家落难,便想到我们?哪有此等道理!”
“对,大家都散了吧,谁愿意帮谁就帮去,我们可不打算参与。”这次,住户们的意见出奇地统一,都不打算给易中海面子。
见到这一幕,易中海的脸色阴沉下来,他瞪了杨明一眼,心中认为是对方在暗中捣鬼。
若非杨明插话,他应当已经成功说服众人对贾家伸出援手了。
就在这时,杨明似乎察觉到了易中海的不满,他嘴角微扬,继续道:“哦,对了,我还有一事差点忘记提及。街道办是否曾提及,捐赠此类事宜需得经过他们同意,不得私自进行?”
“易老先生,您这次似乎并未遵循这一规定。”杨明的话让易中海的脸上露出了惊慌之色。
而一旁的刘海中则抓住了这个时机,他立刻站出来,严肃地说:“杨明所言极
是,易老,您这次的处理确实有所不妥。既未向街道办报备,也未与我们二大爷三大爷商议……”
“甚至,关于您这一大爷的位置,是否应当重新考虑?”刘海中趁机发难,意图借此机会罢免易中海。
易中海没想到刘海中会在此时发难,他连忙解释道:“我这也是一时情急,才未及时向街道那边汇报。我原本打算在全院大会结束后,再去向街道说明的。”
此刻的他,已经无心再与杨明争执,只想尽快平息这场风波。嗯,既然众人都觉得此举不妥,身为东旭的师父,我也不能坐视不管,任由他们一家陷入困境。这份粮食,我愿承担其责。
此时,易中海的内心如同被冰冷的钢针刺痛。
虽然他的薪水不菲,但每月的粮食分配却相当有限。单凭他个人的力量,要填补贾家一个月的粮食空缺,仅凭他的配额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个空缺,他不得不选择在黑市交易粮食或是私下与人换取粮票。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想到此,易中海内心一阵苦涩,这毕竟是他辛勤工作的回报。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宽慰自己,这样做,也是为了稳固自己与贾家的联系。毕竟,他还期望着贾东旭能在未来为他养老送终。然而,采购粮食并非易事。因此,易中海先从自家的粮食储备中取出十斤,暂时交给了贾家。然而,让他心寒的是,贾东旭母子接过粮食后,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曾说出,便急匆匆地拎着粮食回家,准备下锅煮饭。只有秦淮茹,在两人离开后,带着一丝歉意望向易中海,轻声说道:一大爷,您的帮助我们铭记在心。
若是没有您,这个月我们确实会过得异常艰难。
听到秦淮茹的话,易中海的心情才稍微舒缓了一些。他开始认真审视,贾家是否真的值得他长期扶持。
毕竟,这些年来,贾家给他带来的麻烦不断。
无论是贾东旭还是贾张氏,都鲜有感激之情。只有在秦淮茹身上,他还能看到一丝希望。
原本,易中海还曾有过让秦淮茹为他诞下一子的念头,但在得知自己无法生育后,这个念想也随之消散。
至于贾家这边,贾东旭也破天荒地严厉地责罚了棒梗一顿。
我叫你在家中玩火,我叫你烧毁粮票,我叫你不听劝诫!不得不说,贾东旭虽然身形瘦弱,但作为手艺人的他,教训起棒梗来也是毫不手软。几下就让棒梗那已经红肿的臀部再次高高隆起。
棒梗的哭声从贾家传出,响彻了整个中院,甚至传遍了整个四合院。但即便棒梗哭得如此凄惨,四合院里的居民也无人上前劝阻贾东旭。因为大家都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若是自家的孩子犯下同样的错误,恐怕也会遭受一顿同样的严惩。甚至,不少家长还借棒梗的事情来教育自家的孩子。
在轧钢厂的喧嚣声中,杨明始终坚守着对工厂发展的执着。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这个曾经几乎陷入沉寂的工厂在他的手中重新焕发生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这一切的成就,自然离不开杨明的坚定与智慧,但也同样要归功于杨厂长与那位重要人物的支持。
在推动轧钢厂前行的道路上,总是伴随着各种挑战与阻碍。
并非所有对工厂有益的事情都能一帆风顺,总有些人试图从中谋取私利。然而,在杨明的坚韧与智慧面前,那些试图耍小聪明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其中,李副厂长算是比较显眼的一个,但他的动作也越发谨慎,除了食堂账目上的一些微妙变动,他并未有过其他过分之举。
因此,杨明也在暗中收集着证据,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日,杨厂长找到杨明,提出了一个邀请:“杨明,今晚有个饭局,你愿意陪我一起去吗?”
杨明有些好奇:“厂长,这次饭局是和哪位贵客呢?”
“那我想问,凭什么呢?”
“这次的事情是贾家自己闯的祸,为何要我们整个院子的人来为他们承担后果?”
“若开了这个头,日后谁家有了难处,我们若不帮忙就成了罪人...”
“我记得,咱们院子里,还有几家比贾家更困难的。”
“易老先生,”杨明在院中的声音显得沉稳有力,“不知您是否愿意再次展现您那乐于助人的品质,为贾家送去些粮食与资助?毕竟,他们如今的困境,直接关系着
一家人的生计。”
“同为邻里,见他们如此困苦,心中难免感到不忍。”杨明继续道,“您收入颇丰,又无儿女牵挂,何不慷慨解囊,将这份善意传递给他们呢?”
“若如此,贾家必然对您感激不尽。”杨明的话语激起了在场众人的共鸣。
然而,众人虽点头,但态度却与之前大相径庭。
“杨明所言极是。”有人附和。
“贾家之事,为何要我们承担?”
“我们并非冤大头,若要捐赠,也是易老先生您自己的事。”
“何况,之前贾张氏对我们如何?如今她家落难,便想到我们?哪有此等道理!”
“对,大家都散了吧,谁愿意帮谁就帮去,我们可不打算参与。”这次,住户们的意见出奇地统一,都不打算给易中海面子。
见到这一幕,易中海的脸色阴沉下来,他瞪了杨明一眼,心中认为是对方在暗中捣鬼。
若非杨明插话,他应当已经成功说服众人对贾家伸出援手了。
就在这时,杨明似乎察觉到了易中海的不满,他嘴角微扬,继续道:“哦,对了,我还有一事差点忘记提及。街道办是否曾提及,捐赠此类事宜需得经过他们同意,不得私自进行?”
“易老先生,您这次似乎并未遵循这一规定。”杨明的话让易中海的脸上露出了惊慌之色。
而一旁的刘海中则抓住了这个时机,他立刻站出来,严肃地说:“杨明所言极
是,易老,您这次的处理确实有所不妥。既未向街道办报备,也未与我们二大爷三大爷商议……”
“甚至,关于您这一大爷的位置,是否应当重新考虑?”刘海中趁机发难,意图借此机会罢免易中海。
易中海没想到刘海中会在此时发难,他连忙解释道:“我这也是一时情急,才未及时向街道那边汇报。我原本打算在全院大会结束后,再去向街道说明的。”
此刻的他,已经无心再与杨明争执,只想尽快平息这场风波。嗯,既然众人都觉得此举不妥,身为东旭的师父,我也不能坐视不管,任由他们一家陷入困境。这份粮食,我愿承担其责。
此时,易中海的内心如同被冰冷的钢针刺痛。
虽然他的薪水不菲,但每月的粮食分配却相当有限。单凭他个人的力量,要填补贾家一个月的粮食空缺,仅凭他的配额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个空缺,他不得不选择在黑市交易粮食或是私下与人换取粮票。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想到此,易中海内心一阵苦涩,这毕竟是他辛勤工作的回报。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宽慰自己,这样做,也是为了稳固自己与贾家的联系。毕竟,他还期望着贾东旭能在未来为他养老送终。然而,采购粮食并非易事。因此,易中海先从自家的粮食储备中取出十斤,暂时交给了贾家。然而,让他心寒的是,贾东旭母子接过粮食后,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曾说出,便急匆匆地拎着粮食回家,准备下锅煮饭。只有秦淮茹,在两人离开后,带着一丝歉意望向易中海,轻声说道:一大爷,您的帮助我们铭记在心。
若是没有您,这个月我们确实会过得异常艰难。
听到秦淮茹的话,易中海的心情才稍微舒缓了一些。他开始认真审视,贾家是否真的值得他长期扶持。
毕竟,这些年来,贾家给他带来的麻烦不断。
无论是贾东旭还是贾张氏,都鲜有感激之情。只有在秦淮茹身上,他还能看到一丝希望。
原本,易中海还曾有过让秦淮茹为他诞下一子的念头,但在得知自己无法生育后,这个念想也随之消散。
至于贾家这边,贾东旭也破天荒地严厉地责罚了棒梗一顿。
我叫你在家中玩火,我叫你烧毁粮票,我叫你不听劝诫!不得不说,贾东旭虽然身形瘦弱,但作为手艺人的他,教训起棒梗来也是毫不手软。几下就让棒梗那已经红肿的臀部再次高高隆起。
棒梗的哭声从贾家传出,响彻了整个中院,甚至传遍了整个四合院。但即便棒梗哭得如此凄惨,四合院里的居民也无人上前劝阻贾东旭。因为大家都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若是自家的孩子犯下同样的错误,恐怕也会遭受一顿同样的严惩。甚至,不少家长还借棒梗的事情来教育自家的孩子。
在轧钢厂的喧嚣声中,杨明始终坚守着对工厂发展的执着。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这个曾经几乎陷入沉寂的工厂在他的手中重新焕发生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这一切的成就,自然离不开杨明的坚定与智慧,但也同样要归功于杨厂长与那位重要人物的支持。
在推动轧钢厂前行的道路上,总是伴随着各种挑战与阻碍。
并非所有对工厂有益的事情都能一帆风顺,总有些人试图从中谋取私利。然而,在杨明的坚韧与智慧面前,那些试图耍小聪明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其中,李副厂长算是比较显眼的一个,但他的动作也越发谨慎,除了食堂账目上的一些微妙变动,他并未有过其他过分之举。
因此,杨明也在暗中收集着证据,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日,杨厂长找到杨明,提出了一个邀请:“杨明,今晚有个饭局,你愿意陪我一起去吗?”
杨明有些好奇:“厂长,这次饭局是和哪位贵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