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王店镇有一个稳婆,三十多岁,人称李大姑。
李大姑不是本地人,她是十年前来到这里的,李大姑的接生手艺好,经过她手的产妇都是母子平安,十年来零事故。
李大姑不但手艺好,而且心地善良,穷人家生孩子她从来都不收钱,有时候还出钱出物接济,因此,李大姑的名声非常好,大家都称她为活菩萨。
李大姑来的时候才二十出头,她是孤身一人来的,好心的邻居见她单身,就张罗着给她介绍对象,可李大姑都婉拒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嫁人。
其实,李大姑长得非常漂亮,皮肤白皙,五官秀丽,妥妥的一个大美人,如今三十多岁了,依然是风韵犹存。
这天 傍晚,李大姑刚吃完晚饭,准备洗漱之后就睡觉,因为今天太累,一天跑了几十里山路,接生了两个孩子。
她刚躺在床上,就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生孩子这事不分白天黑夜,李大姑已经习以为常了,尽管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她还是强撑着从床上下来去开门。
“李大姑,我家老爷有请,你赶紧跟着我走一趟吧!”
李大姑问道:“家住哪里?”
男子说道:“城里王员外家。”
说到王员外,李大姑并不陌生,就在两年前,她还去给王员外的小妾接生呢!
生孩子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李大姑浑身的疲惫一扫而光,顿时来了精神,她抓起包袱就出门。
男子让她坐进马车里,就赶着马车飞快地跑了。
走到半路的时候,男子放慢速度,对李大姑说道:“有件事我先交代你一声,今天生孩子的是我家小姐,这事你应该知道怎么做。”说着就递给李大姑一大包银子。
李大姑看着男人严肃的表情,她知道这事由不得自己,就收下了银子。
说道:“我知道了!”
“你知道就好,如果得罪了王老爷,那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马车很快就到了王家,男子就把她领到一间屋子门前,门口的丫鬟赶紧就把她带进了屋子里。
李大姑走进屋里,就看见床上躺着一个产妇,产妇的肚子高高隆起,她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发出痛苦的呻吟声,但那声音已经很微弱。
情况危急,李大姑赶紧吩咐丫鬟婆子烧热水,找来棉布和剪刀。
一个婆子趴在她耳边说道:“我家老爷说了,一定要保大人……”
李大姑看着奄奄一息的产妇,心中着急,但她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能慌乱。
李大姑把棉布放在水盆里浸湿,拧去多余的水分,然后搭在产妇的肚子上。
她双手合在一起使劲地搓着 ,搓出热气之后就放在产妇的肚子上,顺着一个方向推动。
不一会儿,李大姑就大汗淋漓,浑身的衣服都湿了,她两只胳膊又酸又痛,但一刻也不敢耽误,继续用力推着产妇的肚子。
忙活了大概一个时辰,孩子终于生出来了,可孩子没有哭。
李大姑神情凝重地说道:“孩子没有保住!”
一个婆子赶紧出去了,告诉王员外孩子死了,王员外一听不悲反喜,说道:“赶紧抱到乱坟岗里扔了!放在家里晦气!”
婆子就来到房里抱孩子,然后就和一个家丁一起出去了。
李大姑心中慌张,赶紧就要告辞,王员外把李大姑叫到里屋说道:“这件事一定要保密,如果泄露出去我不会罢休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王老爷不信任我,为啥要去找我?”
王员外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李大姑,你是个聪明人,我相信你!”
李大姑说道:“如果王老爷没有什么事,那我就回去了。”
王员外就让车夫送李大姑回去,李大姑说道:“不用麻烦了,我的一个亲戚就在附近住,他媳妇也快生了,我顺便去看看,明日再回。”
李大姑匆匆地走出王家的院子,她一路小跑的朝城外的乱坟岗跑去,在月光的照耀下,她看见王家的婆子和一个家丁正从乱坟岗里走出来,李大姑赶紧趴在一处凹陷的地方躲了起来。
等二人走远之后,她就跌跌撞撞地跑到乱坟岗里,看到一处地方刚被翻动过。
李大姑就用手使劲刨土,她心中着急,手指都刨出了血,终于看到那个粉嫩的小团子。
李大姑赶紧从包袱里拿出一银针,扎在婴儿身上,又俯下身子对婴儿进行人工呼吸。
她心中祈祷,希望这孩子能活过来,过了好一会儿,孩子终于有了微弱的呼吸,李大姑心中欢喜,把小拇指放进孩子的嘴里,孩子就哇哇的哭了起来。
李大姑又惊又喜,赶紧把孩子抱在怀里,就一路小跑地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李大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如果王员外知道了这个孩子没有死,被她抱了回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次日,李大姑把孩子放在被窝里,熬米油给他喝,孩子喝饱之后就不哭不闹,特别的听话。
到了晚上,李大姑就收拾行囊,趁着月黑风高之际就抱着孩子悄悄离开了。
次日,村里的人没有见到李大姑,还以为她去接生了。
可一连多日都没有看见她,大家这才意识到,李大姑应该是离开这里了,就像十年前她来这里一样悄无声息。
大家都说李大姑太神秘了,纷纷猜测她来这里的目的以及突然离开的原因。
时间可以让人忘记很多东西,李大姑也逐渐被人们遗忘在了时间的长河中,有人生孩子的时候才会被人们偶尔提起。
李大姑离开王店镇之后,就抱着孩子来到了临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有人打听李大姑的来历,李大姑就说家乡受灾,家里人都不在了,她是出来逃难的。
村民们听了,都很同情她,见她带着一个孩子不容易,大家都过来帮忙,为她修建了两间木房子,让母子在村子里安了家。
李大姑给孩子取名刘宝林,把他当自己的亲儿子养。她在山村住下之后,依然干着接生的老本行,她心地善良,技艺精湛,很快就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
刘宝林这孩子不但长相漂亮,而起特别的聪明,三岁的时候,李大姑就把他送到镇里的学堂读书,希望他以后能够功成名就,不要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眨眼十几年过去了,刘宝林已经十九岁了,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李大姑看着儿子,心中很是欣慰。
刘宝林知道母亲养活他不易,他也非常的孝顺,不但勤奋读书,还时常帮助李大姑干活,比如打水,砍柴等。
一日上午,李大姑去十几里外的一个山村里接生,一直到了傍晚还没有回来,刘宝林担心天黑山路不好走,就提着灯笼去迎接母亲。
当他走到一处山林时,就看见有一个神情慌张的女子朝这边跑了过来,刘宝林觉得不对劲,就大步走到女子身边,女子显然也看见了他。
女子说道:“这位哥哥,后面有人追我,他们问你就说没看见……”说着就要跑。
刘宝林顾不得多想,拉住女子就朝旁边的密林跑去,女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他拉进林子深处躲了起来。
“你藏在这里不要动,追你的人我来对付……”
他交代了一声赶紧就跑出了林子,看见不远的高处走上来两个男子。
刘宝林若无其事地往前走去,两个黑衣人看见他就跑了过来,问他有没有看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女子经过。
刘宝林说道:“是不是穿着红衣绿裤,长得很美的女子?”
“是的,她往哪里走了?”两个男子焦急地问道。
刘宝林指着旁边的一个岔路说道:“那女子就往那边跑了,赶紧去追吧!要不就跑远了!”
一个男子说道:“走,快点,要是找不到,少爷肯定会生气了,我俩就完蛋了!”
两个黑衣男子走了之后,刘宝林正要转身去林子里,就看见李大姑朝这边走了过来,他几步走上前去,接住了母亲的包袱。
刘宝林把刚才遇到姑娘的事对李大姑说了,李大姑一听说道:“走,你带我去看看。”
二人一起来到树林里,看见女子正在山洞里抹眼泪,李大姑就询问她怎么回事。
这个年轻女子叫李秀云,十七岁,是一个孤儿,她家就住在城郊的一个村子里,李秀云在家种菜养活自己。
一日,她去城里卖菜,被城里首富孙家的大公子孙留成看上,就要霸占她,李秀云就誓死不从,孙留成怕闹出人命,就放她回去了。
可那孙留成并不死心,三天两头地来到家里骚扰她,并派两个男子来监视她,今日她给两个男子做了好菜,又灌了一壶好酒,趁二人喝酒的时候就逃跑了。
那二人发现后,就在后面追她,于是她就跑到山上来了。
李大姑帮李秀云擦去眼泪,说道:“真是个可怜的孩子,那你准备跑到哪里去呢?”
李秀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低声说道:“我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大姑半辈子助人为乐,遇到李秀云这样可怜的女子,袖手旁观不是她的做事风格,她肯定是要管的,就说道:“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流浪也不安全,若你愿意就先去我家躲躲吧!”
李秀云赶紧给李大姑跪下,激动地说道:“多谢大娘收留,我什么都能干,我可以帮助您干活的。”
李大姑扶起李秀云说道:“好孩子,走吧!”
李秀云就跟着李大姑一起来到了她家里,从此就在李大姑家里住下了。
一日,有几个男子来到李大姑家里,不由分说就要带走李秀云,刘宝林就出来阻拦,说道:“你们这是强抢民女,赶紧放开,要不我就告到县衙去,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你小子真是有眼无珠,你知道这位爷是谁吗?”一个小厮指着一个十六七岁,穿戴光鲜亮丽的年轻男子说道。
刘宝林看得出来,这个年轻男子就是孙家大公子孙留成,他说道:“不管是谁,也得守法!”
孙留成一脸鄙夷地看着刘宝林说道:“本公子还不知道县衙的大门朝哪里开,等着你去告我,我也好长长见识!”
李秀云躲在刘宝林的身后,吓得浑身直哆嗦,孙留成阴冷的目光扫过众人,那些人就心领神会,有几人就上去拉住刘宝林,其他人去拉李秀云。
刘宝林被几人拉住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秀云被他们带走,谁知走到村头的时候,全村的人都拿着农具堵在那里,拿起农具就朝哪些人打去。
孙留成一伙寡不敌众,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就放开了李秀云狼狈逃窜。
那群人走后,村民们就给李大姑出了个主意,说刘宝林和李秀云都到了适婚年纪,不如让两个孩子成婚,这样那个姓孙的就没办法了。
李大姑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就问李秀云和刘宝林的意见,李秀云生得貌若天仙,刘宝林自然是没有意见。
李秀云无意中听到母子二人的对话,她心中的小鹿就开始乱撞,小脸上也飞起了红霞,悄悄地躲到房间去了。
晚上,李大姑来到李秀云的房间里与她聊天,就问她觉得刘宝林怎么样?
李秀云红着脸说道:“很好啊,你们都是好人……”
李大姑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俩的年龄也不小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嫁给宝林?你若嫁给宝林,那孙留成也就没有办法了。
你要是不愿意嫁也没事,咱们想其他办法来摆脱他!”
李秀云羞得小脸通红,不敢看李大姑,低声说道:“我愿意,就是不知道刘大哥咋想的?”
李大姑说道:“你愿意就好,还别说,你俩郎才女貌,真的很般配啊!”
为了让孙留成死心,李大姑就立刻为二人举办了婚礼,说来也怪,二人成婚之后,那姓孙的就没有来找过麻烦。
所有人都认为孙留成已经死心了,可就在一天晚上,李大姑家的房子却突然着火了,幸亏发现得早,全村人都来救火,才没有伤到人,但房子被烧的不能再住了。
李大姑就找来几个泥瓦匠盖新房,完工这天,李大姑买了一大块猪肉,灌了好酒,准备招待大家。
李大姑和李秀云炖了一大锅猪肉,半个村子都闻到了香味,左邻右舍的孩子都跑到院子里,眼扒眼望的,哈喇子都流了一地。
李大姑就让秀云盛了一小盆猪肉放在院里的大石头上,让孩子们也解解馋,孩子们看见油光水滑的大肉皮,就开始大快朵颐起来,个个吃的满嘴流油。
泥瓦匠们一人一大碗猪肉,一个大白馒头,大家坐在院里吃的是津津有味,就看见一个衣服破烂,蓬头垢面,浑身脏兮兮的老乞丐来到院子里。
众人见了老乞丐都露出鄙夷的表情,有人说:“这乞丐鼻子可真尖,闻到香味就跑来了。”
有人就朝灶房里喊:“李大姑,赶紧拿一个玉米饼子把这乞丐打发走!”
老乞丐看着其他人都在大口吃肉,就咽了口吐沫说道:“我今天来是要吃肉的,我不要玉米饼子。”
有人就站起来说道:“讨饭的还挑三拣四,不要饼子赶紧走!”
李大姑在屋里忙活,听到外面的声音,就赶紧跑了出来,老乞丐看见李大姑就说道:“我今天来就是想讨碗肉吃。”
李大姑看着老人瘦骨嶙峋的样子,就很可怜他,赶紧把他请进灶房坐下,并盛了一大碗猪肉给他吃,老乞丐一连吃了三碗才停下。
临走时低声对李大姑说道:“房子盖好你就大祸临头了,你和你儿子性命难保!”
李大姑听了老乞丐的话就愣住了,问道:“老伯为何这样说呢?”
老乞丐说道:“你带我去新房里看看就明白了。”
李大姑知道,民间有很多高手为了隐藏自己,都会扮成乞丐游走四方,在她看来,这个老乞丐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高人,于是就带着老乞丐来到新房子里。
老乞丐在新房子里转了一圈,就在一个墙角处挖出了一条孝巾,李大姑看到孝巾就大吃一惊。
老乞丐说道:“如今把它挖出来了,下咒之人就会遭受反噬,如果把这孝巾烧了,那人就会没命。”李大姑收起了孝巾,并没有用火去烧,只是等着下咒的人前来。
一日傍晚,一个贵妇人就来到李大姑家里。李大姑看见贵妇人满脸的脓疮,还流着恶心人的黄水,她就明白了一切,那孝巾就是这个贵妇所为,可她与这贵妇无冤无仇,她为啥要这样做呢?
贵妇一下子跪在了李大姑跟前,声泪俱下地说道:“李大姑,是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孩子,请您原谅……”李大姑越听越糊涂,就让她起来慢慢说。
原来,贵妇人是临县王员外的女儿,名叫王秋月,十九年前,她生下了一个父不祥的孩子,王员外告诉她那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她悲痛万分。
但她不相信父亲的话,于是满月之后就去找李大姑,想打听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死了,当她来到李大姑所在的村子时,村民们告诉她,一个月前李大姑从外面抱回一个男婴,如今李大姑已经抱着男婴离开了。
王秋月根据日期来推算,就怀疑李大姑抱走的男婴就是她的孩子,后来王员外把她许配给了邻县的首富孙员外,过上了恩爱的夫妻生活。
没有嫁给孙员外之前,王秋月想找到自己的儿子,嫁给孙员外之后,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孙留成,她觉得当年的那个孩子就是个定时炸弹,如果被丈夫知道了,肯定不会原谅她。
为了保住如今的幸福生活,王秋月这些年一直在打听李大姑的下落,她想找到那个孩子。
一个月前,她无意间听到儿子孙留成和家丁的对话,得知儿子喜欢上了一个叫李秀云的女子,可那个女子居然嫁给了稳婆李大姑的儿子,她就怀疑这个李大姑是不是当年的李大姑?
王秋月悄悄地来到李大姑的村子,发现李大姑就是当年给她接生的李大姑,断定李大姑的儿子刘宝林就是她生下的那个孩子,于是就想法要治他于死地。
王秋月就指使儿子孙留成,让他拿钱收买一个泥瓦匠,把下了诅咒的孝巾埋在新房子里,这样做就是为了害死李大姑母子。
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阴谋被人发现了,她也受到了反噬,脸上,身上都生出了很多脓疮,于是就来给李大姑道歉。
李大姑听了王秋月的诉说,心中很是气愤,不过还是把孝巾给了她,说道:“虎毒尚且不食子,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王秋月痛哭流涕地说道:“李大姑,我知道错了,求你原谅我一次吧!”
站在一边的刘宝林已经是泪流满面,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李大姑的亲生儿子,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个如此恶毒的母亲。
“你走—这里不欢迎你!”刘宝林指着门外朝王秋月吼道。
王秋月走到刘宝林身边说道:“娘是一时糊涂才做出了傻事,我现在已经后悔了,请你就原谅娘这一次吧!”王秋月悔恨的眼泪水不停地往下流。
李大姑对刘宝林说道:“儿啊,当年的事并不是你娘的错,如今她做出这样的事情是不应该的,但也有情可原。
你熟读四书五经,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应该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刘宝林说道:“娘,你才是我亲娘,她不是……”他一时间无法接受,就蹲在地上痛哭。
李大姑对王秋月说道:“你先回去吧,给他一些时间。”王秋月对李大姑千恩万谢,就离开了。
王秋月知道隐瞒不住了,就把自己婚前有一个儿子的事对丈夫说了,孙员外听了很是吃惊,不过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他就原谅了妻子。
几天后,突然就有一个中年男子来到李大姑家里,他说自己叫苏云峰,还说是刘宝林的亲生父亲。
当年,苏云峰进京赶考,路上被人抢劫并打伤,是王秋月出手相助,并租下一间房子让他住下养伤,每天给他熬药,做饭,一个月后,苏云峰身上的伤才好。
苏云峰错过了考试时间,就在王秋月租的房子里住了下来,二人日久生情,私定终身,王秋月就怀孕了。
王员外发现二人的私情之后就恼羞成怒,把苏云峰狠狠的打了一顿,然后扔到了江里,也是他命大,被一个进京上任的大学士所救。
三年后他再次参加科考,就一举成名,等他回来找王秋月的时候,听说她早已嫁到邻县去了。
苏云峰没有去找王秋月,但这些年他一直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王秋月来到李大姑家认儿子的事也在他的掌握之中。
苏云峰说道:“李大姐是个大善人,感谢您救了我儿子,又把他养大成人!”说着就要给李大姑跪下,李大姑赶紧就扶住了他。
说道:“你不必谢我,我和这孩子有缘,有了他,我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苏云峰和刘宝林相认之后,就把李大姑和刘宝林接到了家里,然后大摆宴席庆祝,来参加宴席的客人都是非富即贵,纷纷对苏云峰道喜。
苏云峰眼圈泛红,“我今天能与儿子相认,多亏了李大姐,她是我们父子的大恩人呢!”他指着李大姑说道。
众人都看向李大姑,纷纷夸赞她是一个大好人,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突然一个中年男子两眼含泪地走到李大姑面前。
“娘子,是你吗……”
李大姑看到男子,也是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泪水喷涌而下,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懵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当年李大姑与丈夫刘望族成亲后不久,丈夫就进京赶考去了,后来家乡遭灾,李大姑就去京城投靠丈夫,可来到京城之后,她听说丈夫做了官,还娶了一个千金大小姐。
李大姑心痛不已,就悄悄地离开了京城,家乡也回不去了,于是就在王店镇安了家,孤身一人过日子。
其实刘望族并没娶千金大小姐,后来,他回到家乡接妻子,家乡已经是满目疮痍,哪里还有妻子的影子?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忘不了妻子李大姑,后来娶了一个小妾,正妻的位置一直是留给李大姑的。
夫妻二人再次重逢,已经不是当年的青春年少,不过对彼此的感情并没有变,如今刘望族是朝廷命官,他把李大姑接回府上,夫妻二人恩爱有加。
一年之后,年近五旬的李大姑居然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好人好报吧!
再说刘宝林,虽然认了亲爹娘,但他一直把李大姑夫妇当成自己的亲爹娘,对他们也很孝顺。
苏家和刘家就像是一家人,他们的后代也是世代交好,友谊长存。
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王店镇有一个稳婆,三十多岁,人称李大姑。
李大姑不是本地人,她是十年前来到这里的,李大姑的接生手艺好,经过她手的产妇都是母子平安,十年来零事故。
李大姑不但手艺好,而且心地善良,穷人家生孩子她从来都不收钱,有时候还出钱出物接济,因此,李大姑的名声非常好,大家都称她为活菩萨。
李大姑来的时候才二十出头,她是孤身一人来的,好心的邻居见她单身,就张罗着给她介绍对象,可李大姑都婉拒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嫁人。
其实,李大姑长得非常漂亮,皮肤白皙,五官秀丽,妥妥的一个大美人,如今三十多岁了,依然是风韵犹存。
这天 傍晚,李大姑刚吃完晚饭,准备洗漱之后就睡觉,因为今天太累,一天跑了几十里山路,接生了两个孩子。
她刚躺在床上,就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生孩子这事不分白天黑夜,李大姑已经习以为常了,尽管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她还是强撑着从床上下来去开门。
“李大姑,我家老爷有请,你赶紧跟着我走一趟吧!”
李大姑问道:“家住哪里?”
男子说道:“城里王员外家。”
说到王员外,李大姑并不陌生,就在两年前,她还去给王员外的小妾接生呢!
生孩子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李大姑浑身的疲惫一扫而光,顿时来了精神,她抓起包袱就出门。
男子让她坐进马车里,就赶着马车飞快地跑了。
走到半路的时候,男子放慢速度,对李大姑说道:“有件事我先交代你一声,今天生孩子的是我家小姐,这事你应该知道怎么做。”说着就递给李大姑一大包银子。
李大姑看着男人严肃的表情,她知道这事由不得自己,就收下了银子。
说道:“我知道了!”
“你知道就好,如果得罪了王老爷,那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马车很快就到了王家,男子就把她领到一间屋子门前,门口的丫鬟赶紧就把她带进了屋子里。
李大姑走进屋里,就看见床上躺着一个产妇,产妇的肚子高高隆起,她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发出痛苦的呻吟声,但那声音已经很微弱。
情况危急,李大姑赶紧吩咐丫鬟婆子烧热水,找来棉布和剪刀。
一个婆子趴在她耳边说道:“我家老爷说了,一定要保大人……”
李大姑看着奄奄一息的产妇,心中着急,但她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能慌乱。
李大姑把棉布放在水盆里浸湿,拧去多余的水分,然后搭在产妇的肚子上。
她双手合在一起使劲地搓着 ,搓出热气之后就放在产妇的肚子上,顺着一个方向推动。
不一会儿,李大姑就大汗淋漓,浑身的衣服都湿了,她两只胳膊又酸又痛,但一刻也不敢耽误,继续用力推着产妇的肚子。
忙活了大概一个时辰,孩子终于生出来了,可孩子没有哭。
李大姑神情凝重地说道:“孩子没有保住!”
一个婆子赶紧出去了,告诉王员外孩子死了,王员外一听不悲反喜,说道:“赶紧抱到乱坟岗里扔了!放在家里晦气!”
婆子就来到房里抱孩子,然后就和一个家丁一起出去了。
李大姑心中慌张,赶紧就要告辞,王员外把李大姑叫到里屋说道:“这件事一定要保密,如果泄露出去我不会罢休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王老爷不信任我,为啥要去找我?”
王员外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李大姑,你是个聪明人,我相信你!”
李大姑说道:“如果王老爷没有什么事,那我就回去了。”
王员外就让车夫送李大姑回去,李大姑说道:“不用麻烦了,我的一个亲戚就在附近住,他媳妇也快生了,我顺便去看看,明日再回。”
李大姑匆匆地走出王家的院子,她一路小跑的朝城外的乱坟岗跑去,在月光的照耀下,她看见王家的婆子和一个家丁正从乱坟岗里走出来,李大姑赶紧趴在一处凹陷的地方躲了起来。
等二人走远之后,她就跌跌撞撞地跑到乱坟岗里,看到一处地方刚被翻动过。
李大姑就用手使劲刨土,她心中着急,手指都刨出了血,终于看到那个粉嫩的小团子。
李大姑赶紧从包袱里拿出一银针,扎在婴儿身上,又俯下身子对婴儿进行人工呼吸。
她心中祈祷,希望这孩子能活过来,过了好一会儿,孩子终于有了微弱的呼吸,李大姑心中欢喜,把小拇指放进孩子的嘴里,孩子就哇哇的哭了起来。
李大姑又惊又喜,赶紧把孩子抱在怀里,就一路小跑地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李大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如果王员外知道了这个孩子没有死,被她抱了回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次日,李大姑把孩子放在被窝里,熬米油给他喝,孩子喝饱之后就不哭不闹,特别的听话。
到了晚上,李大姑就收拾行囊,趁着月黑风高之际就抱着孩子悄悄离开了。
次日,村里的人没有见到李大姑,还以为她去接生了。
可一连多日都没有看见她,大家这才意识到,李大姑应该是离开这里了,就像十年前她来这里一样悄无声息。
大家都说李大姑太神秘了,纷纷猜测她来这里的目的以及突然离开的原因。
时间可以让人忘记很多东西,李大姑也逐渐被人们遗忘在了时间的长河中,有人生孩子的时候才会被人们偶尔提起。
李大姑离开王店镇之后,就抱着孩子来到了临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有人打听李大姑的来历,李大姑就说家乡受灾,家里人都不在了,她是出来逃难的。
村民们听了,都很同情她,见她带着一个孩子不容易,大家都过来帮忙,为她修建了两间木房子,让母子在村子里安了家。
李大姑给孩子取名刘宝林,把他当自己的亲儿子养。她在山村住下之后,依然干着接生的老本行,她心地善良,技艺精湛,很快就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
刘宝林这孩子不但长相漂亮,而起特别的聪明,三岁的时候,李大姑就把他送到镇里的学堂读书,希望他以后能够功成名就,不要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眨眼十几年过去了,刘宝林已经十九岁了,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李大姑看着儿子,心中很是欣慰。
刘宝林知道母亲养活他不易,他也非常的孝顺,不但勤奋读书,还时常帮助李大姑干活,比如打水,砍柴等。
一日上午,李大姑去十几里外的一个山村里接生,一直到了傍晚还没有回来,刘宝林担心天黑山路不好走,就提着灯笼去迎接母亲。
当他走到一处山林时,就看见有一个神情慌张的女子朝这边跑了过来,刘宝林觉得不对劲,就大步走到女子身边,女子显然也看见了他。
女子说道:“这位哥哥,后面有人追我,他们问你就说没看见……”说着就要跑。
刘宝林顾不得多想,拉住女子就朝旁边的密林跑去,女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他拉进林子深处躲了起来。
“你藏在这里不要动,追你的人我来对付……”
他交代了一声赶紧就跑出了林子,看见不远的高处走上来两个男子。
刘宝林若无其事地往前走去,两个黑衣人看见他就跑了过来,问他有没有看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女子经过。
刘宝林说道:“是不是穿着红衣绿裤,长得很美的女子?”
“是的,她往哪里走了?”两个男子焦急地问道。
刘宝林指着旁边的一个岔路说道:“那女子就往那边跑了,赶紧去追吧!要不就跑远了!”
一个男子说道:“走,快点,要是找不到,少爷肯定会生气了,我俩就完蛋了!”
两个黑衣男子走了之后,刘宝林正要转身去林子里,就看见李大姑朝这边走了过来,他几步走上前去,接住了母亲的包袱。
刘宝林把刚才遇到姑娘的事对李大姑说了,李大姑一听说道:“走,你带我去看看。”
二人一起来到树林里,看见女子正在山洞里抹眼泪,李大姑就询问她怎么回事。
这个年轻女子叫李秀云,十七岁,是一个孤儿,她家就住在城郊的一个村子里,李秀云在家种菜养活自己。
一日,她去城里卖菜,被城里首富孙家的大公子孙留成看上,就要霸占她,李秀云就誓死不从,孙留成怕闹出人命,就放她回去了。
可那孙留成并不死心,三天两头地来到家里骚扰她,并派两个男子来监视她,今日她给两个男子做了好菜,又灌了一壶好酒,趁二人喝酒的时候就逃跑了。
那二人发现后,就在后面追她,于是她就跑到山上来了。
李大姑帮李秀云擦去眼泪,说道:“真是个可怜的孩子,那你准备跑到哪里去呢?”
李秀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低声说道:“我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大姑半辈子助人为乐,遇到李秀云这样可怜的女子,袖手旁观不是她的做事风格,她肯定是要管的,就说道:“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流浪也不安全,若你愿意就先去我家躲躲吧!”
李秀云赶紧给李大姑跪下,激动地说道:“多谢大娘收留,我什么都能干,我可以帮助您干活的。”
李大姑扶起李秀云说道:“好孩子,走吧!”
李秀云就跟着李大姑一起来到了她家里,从此就在李大姑家里住下了。
一日,有几个男子来到李大姑家里,不由分说就要带走李秀云,刘宝林就出来阻拦,说道:“你们这是强抢民女,赶紧放开,要不我就告到县衙去,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你小子真是有眼无珠,你知道这位爷是谁吗?”一个小厮指着一个十六七岁,穿戴光鲜亮丽的年轻男子说道。
刘宝林看得出来,这个年轻男子就是孙家大公子孙留成,他说道:“不管是谁,也得守法!”
孙留成一脸鄙夷地看着刘宝林说道:“本公子还不知道县衙的大门朝哪里开,等着你去告我,我也好长长见识!”
李秀云躲在刘宝林的身后,吓得浑身直哆嗦,孙留成阴冷的目光扫过众人,那些人就心领神会,有几人就上去拉住刘宝林,其他人去拉李秀云。
刘宝林被几人拉住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秀云被他们带走,谁知走到村头的时候,全村的人都拿着农具堵在那里,拿起农具就朝哪些人打去。
孙留成一伙寡不敌众,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就放开了李秀云狼狈逃窜。
那群人走后,村民们就给李大姑出了个主意,说刘宝林和李秀云都到了适婚年纪,不如让两个孩子成婚,这样那个姓孙的就没办法了。
李大姑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就问李秀云和刘宝林的意见,李秀云生得貌若天仙,刘宝林自然是没有意见。
李秀云无意中听到母子二人的对话,她心中的小鹿就开始乱撞,小脸上也飞起了红霞,悄悄地躲到房间去了。
晚上,李大姑来到李秀云的房间里与她聊天,就问她觉得刘宝林怎么样?
李秀云红着脸说道:“很好啊,你们都是好人……”
李大姑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俩的年龄也不小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嫁给宝林?你若嫁给宝林,那孙留成也就没有办法了。
你要是不愿意嫁也没事,咱们想其他办法来摆脱他!”
李秀云羞得小脸通红,不敢看李大姑,低声说道:“我愿意,就是不知道刘大哥咋想的?”
李大姑说道:“你愿意就好,还别说,你俩郎才女貌,真的很般配啊!”
为了让孙留成死心,李大姑就立刻为二人举办了婚礼,说来也怪,二人成婚之后,那姓孙的就没有来找过麻烦。
所有人都认为孙留成已经死心了,可就在一天晚上,李大姑家的房子却突然着火了,幸亏发现得早,全村人都来救火,才没有伤到人,但房子被烧的不能再住了。
李大姑就找来几个泥瓦匠盖新房,完工这天,李大姑买了一大块猪肉,灌了好酒,准备招待大家。
李大姑和李秀云炖了一大锅猪肉,半个村子都闻到了香味,左邻右舍的孩子都跑到院子里,眼扒眼望的,哈喇子都流了一地。
李大姑就让秀云盛了一小盆猪肉放在院里的大石头上,让孩子们也解解馋,孩子们看见油光水滑的大肉皮,就开始大快朵颐起来,个个吃的满嘴流油。
泥瓦匠们一人一大碗猪肉,一个大白馒头,大家坐在院里吃的是津津有味,就看见一个衣服破烂,蓬头垢面,浑身脏兮兮的老乞丐来到院子里。
众人见了老乞丐都露出鄙夷的表情,有人说:“这乞丐鼻子可真尖,闻到香味就跑来了。”
有人就朝灶房里喊:“李大姑,赶紧拿一个玉米饼子把这乞丐打发走!”
老乞丐看着其他人都在大口吃肉,就咽了口吐沫说道:“我今天来是要吃肉的,我不要玉米饼子。”
有人就站起来说道:“讨饭的还挑三拣四,不要饼子赶紧走!”
李大姑在屋里忙活,听到外面的声音,就赶紧跑了出来,老乞丐看见李大姑就说道:“我今天来就是想讨碗肉吃。”
李大姑看着老人瘦骨嶙峋的样子,就很可怜他,赶紧把他请进灶房坐下,并盛了一大碗猪肉给他吃,老乞丐一连吃了三碗才停下。
临走时低声对李大姑说道:“房子盖好你就大祸临头了,你和你儿子性命难保!”
李大姑听了老乞丐的话就愣住了,问道:“老伯为何这样说呢?”
老乞丐说道:“你带我去新房里看看就明白了。”
李大姑知道,民间有很多高手为了隐藏自己,都会扮成乞丐游走四方,在她看来,这个老乞丐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高人,于是就带着老乞丐来到新房子里。
老乞丐在新房子里转了一圈,就在一个墙角处挖出了一条孝巾,李大姑看到孝巾就大吃一惊。
老乞丐说道:“如今把它挖出来了,下咒之人就会遭受反噬,如果把这孝巾烧了,那人就会没命。”李大姑收起了孝巾,并没有用火去烧,只是等着下咒的人前来。
一日傍晚,一个贵妇人就来到李大姑家里。李大姑看见贵妇人满脸的脓疮,还流着恶心人的黄水,她就明白了一切,那孝巾就是这个贵妇所为,可她与这贵妇无冤无仇,她为啥要这样做呢?
贵妇一下子跪在了李大姑跟前,声泪俱下地说道:“李大姑,是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孩子,请您原谅……”李大姑越听越糊涂,就让她起来慢慢说。
原来,贵妇人是临县王员外的女儿,名叫王秋月,十九年前,她生下了一个父不祥的孩子,王员外告诉她那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她悲痛万分。
但她不相信父亲的话,于是满月之后就去找李大姑,想打听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死了,当她来到李大姑所在的村子时,村民们告诉她,一个月前李大姑从外面抱回一个男婴,如今李大姑已经抱着男婴离开了。
王秋月根据日期来推算,就怀疑李大姑抱走的男婴就是她的孩子,后来王员外把她许配给了邻县的首富孙员外,过上了恩爱的夫妻生活。
没有嫁给孙员外之前,王秋月想找到自己的儿子,嫁给孙员外之后,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孙留成,她觉得当年的那个孩子就是个定时炸弹,如果被丈夫知道了,肯定不会原谅她。
为了保住如今的幸福生活,王秋月这些年一直在打听李大姑的下落,她想找到那个孩子。
一个月前,她无意间听到儿子孙留成和家丁的对话,得知儿子喜欢上了一个叫李秀云的女子,可那个女子居然嫁给了稳婆李大姑的儿子,她就怀疑这个李大姑是不是当年的李大姑?
王秋月悄悄地来到李大姑的村子,发现李大姑就是当年给她接生的李大姑,断定李大姑的儿子刘宝林就是她生下的那个孩子,于是就想法要治他于死地。
王秋月就指使儿子孙留成,让他拿钱收买一个泥瓦匠,把下了诅咒的孝巾埋在新房子里,这样做就是为了害死李大姑母子。
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阴谋被人发现了,她也受到了反噬,脸上,身上都生出了很多脓疮,于是就来给李大姑道歉。
李大姑听了王秋月的诉说,心中很是气愤,不过还是把孝巾给了她,说道:“虎毒尚且不食子,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王秋月痛哭流涕地说道:“李大姑,我知道错了,求你原谅我一次吧!”
站在一边的刘宝林已经是泪流满面,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李大姑的亲生儿子,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个如此恶毒的母亲。
“你走—这里不欢迎你!”刘宝林指着门外朝王秋月吼道。
王秋月走到刘宝林身边说道:“娘是一时糊涂才做出了傻事,我现在已经后悔了,请你就原谅娘这一次吧!”王秋月悔恨的眼泪水不停地往下流。
李大姑对刘宝林说道:“儿啊,当年的事并不是你娘的错,如今她做出这样的事情是不应该的,但也有情可原。
你熟读四书五经,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应该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刘宝林说道:“娘,你才是我亲娘,她不是……”他一时间无法接受,就蹲在地上痛哭。
李大姑对王秋月说道:“你先回去吧,给他一些时间。”王秋月对李大姑千恩万谢,就离开了。
王秋月知道隐瞒不住了,就把自己婚前有一个儿子的事对丈夫说了,孙员外听了很是吃惊,不过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他就原谅了妻子。
几天后,突然就有一个中年男子来到李大姑家里,他说自己叫苏云峰,还说是刘宝林的亲生父亲。
当年,苏云峰进京赶考,路上被人抢劫并打伤,是王秋月出手相助,并租下一间房子让他住下养伤,每天给他熬药,做饭,一个月后,苏云峰身上的伤才好。
苏云峰错过了考试时间,就在王秋月租的房子里住了下来,二人日久生情,私定终身,王秋月就怀孕了。
王员外发现二人的私情之后就恼羞成怒,把苏云峰狠狠的打了一顿,然后扔到了江里,也是他命大,被一个进京上任的大学士所救。
三年后他再次参加科考,就一举成名,等他回来找王秋月的时候,听说她早已嫁到邻县去了。
苏云峰没有去找王秋月,但这些年他一直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王秋月来到李大姑家认儿子的事也在他的掌握之中。
苏云峰说道:“李大姐是个大善人,感谢您救了我儿子,又把他养大成人!”说着就要给李大姑跪下,李大姑赶紧就扶住了他。
说道:“你不必谢我,我和这孩子有缘,有了他,我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苏云峰和刘宝林相认之后,就把李大姑和刘宝林接到了家里,然后大摆宴席庆祝,来参加宴席的客人都是非富即贵,纷纷对苏云峰道喜。
苏云峰眼圈泛红,“我今天能与儿子相认,多亏了李大姐,她是我们父子的大恩人呢!”他指着李大姑说道。
众人都看向李大姑,纷纷夸赞她是一个大好人,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突然一个中年男子两眼含泪地走到李大姑面前。
“娘子,是你吗……”
李大姑看到男子,也是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泪水喷涌而下,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懵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当年李大姑与丈夫刘望族成亲后不久,丈夫就进京赶考去了,后来家乡遭灾,李大姑就去京城投靠丈夫,可来到京城之后,她听说丈夫做了官,还娶了一个千金大小姐。
李大姑心痛不已,就悄悄地离开了京城,家乡也回不去了,于是就在王店镇安了家,孤身一人过日子。
其实刘望族并没娶千金大小姐,后来,他回到家乡接妻子,家乡已经是满目疮痍,哪里还有妻子的影子?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忘不了妻子李大姑,后来娶了一个小妾,正妻的位置一直是留给李大姑的。
夫妻二人再次重逢,已经不是当年的青春年少,不过对彼此的感情并没有变,如今刘望族是朝廷命官,他把李大姑接回府上,夫妻二人恩爱有加。
一年之后,年近五旬的李大姑居然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好人好报吧!
再说刘宝林,虽然认了亲爹娘,但他一直把李大姑夫妇当成自己的亲爹娘,对他们也很孝顺。
苏家和刘家就像是一家人,他们的后代也是世代交好,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