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孙元化的话音刚落,身边站起位穿着一品大员袍服的男子。三缕长髯整整齐齐,人长得清清秀秀,很是斯文。可发言内容一点都不文弱,句句都充满了火药味儿。
兵部侍郎王在晋年满65岁时按照大明律规定主动提交了辞呈,回家含饴弄孙去了。按照顺序应该是左侍郎接任,可熊廷弼只比王在晋小两岁,过两年也得退休,皇帝索性就让更年轻的右侍郎王家桢上位了。
这位从小就对军事热衷的状元郎在兵部一干24年,平日里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看书和找人下棋。听上去好像有点不务正业、心灰意懒、不求上进,实则是在无时无刻的充电。
他看的书大部分是新学方面的,除了陆海两军的操典和战例分析,还有欧洲的军事着作。他下的棋也不是普通游戏,而是专用于军事用途的沙盘推演,对手则是清一水的参谋。
现在他的数学、几何、物理造诣一点不比总参谋部里的机要参谋差,肚子里装满了这些年海军和陆军的战例,在军事理论方面比大部分参谋都扎实。
唯一的短板就是没参加过实战,否则由他当总参谋长不会比谭不明差,是个纸上谈兵的高手,且很有点大局观,或者叫战略眼光。
“谭参谋长、王尚书,俄罗斯人为什么要不远万里跑到这里来搞事情?外喀尔喀三部的牧场已经到了北海,再往北的土地每年只能开化两三个月,拿到手又有什么用呢?”
接着起身发言的还是个一品大员,个子不高,须发花白,肤色黑黄,面容消瘦。看上去无精打采,中气也不很足,显然身体不是很好。
如果说景阳皇帝亲政之后最大的助力来自李贽、袁可立和袁应泰,满朝文武没人会反对。但还有一个人也是新政得以顺利推行的大功臣,同样没人会否认,他就是南洋总督左光斗。
从福建到广东再到吕宋,左光斗足足在边陲为朝廷贡献了20多年。他治理的地方从来没出过大纰漏,且经济发展都非常快,并为新政培养了大量年轻官员和胥吏。
做为封疆大吏,他始终没有失去皇帝的信任,要不是在安南视察时染上了伤寒,大概率会在南洋总督任上终老。
虽然最终靠着金鸡纳树皮捡回了一条命,可身体却被疾病搞垮了。皇帝不忍心眼睁睁看着老功臣死在任上,于是将其调回京城,依旧委以重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利用其丰富的地方执政经验,重新选调一批年轻御史,分派到各地执行督查之职,继续为大明帝国保驾护航。
“……根据俄罗斯大使定期传回来的奏报,近半年以来沙皇和其大臣们并没提及过东侵的意图,土谢图汗部会不会是搞错了?”
想回答左光斗的问题就不能光靠设想了,必须要有实打实的论据。礼部尚书杨嗣昌不得不起身应答,现在的礼部多了个功能,向各国派遣使节,定期接收其传回来的奏报,并加以整理归类存档,以便在需要时拿出详实的依据。
“根据陆军参谋部得到的消息,俄罗斯人一直都在向东慢慢扩张,不是以国家名义,而是武装探险队。他们通常会打着收购毛皮的借口与路过的各族交往,还在沿途修建了一些寨堡。
只是由于语言问题,我们暂时还无法搞清他们东进的具体路线、规模和寨堡位置。为了不刺激外喀尔喀三部,尤其是札萨克图汗部,陆军也不好派遣有规模的人手去北面实地调查。”面对礼部的质询,谭不明从皮包里拿出一沓子参谋部的档案,上面记载着陆军统计司多年来收集到有关俄罗斯的消息。同时也阐明了无法进一步证实的原因。
“仅靠探险队就能操控瓦剌一部东侵,蒙古人没那么好相与吧?”但谭不明的解答并不能让在座的所有人满意,通政使熊文灿提出了另一个疑点。
“蒙古人很强吗?太祖皇帝就是赶走了蒙古人才建立了大明,当今圣上也击败了林丹汗让漠南蒙古各部臣服。当今的蒙古已然不是几百年前成吉思汗时的蒙古了,否则俄罗斯人可能还是金帐汗国的附庸。
根据总参谋部收集到的资料显示,俄罗斯帝国先后吞并了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顺势向东抵达了鄂毕河流域……就是这条河。
在吞并这三个汗国期间,俄罗斯人并没有动用太多军队,最大规模不过千人。更多的是由一群民兵上阵,被称作哥萨克骑兵,非常善于骑兵作战和使用火枪、火炮。
目前仅剩的克里米亚汗国,如果不是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受到了保护,估计也不复存在了。”
对于这个问题谭不明有他自己的看法,是分时间段的。在几百年前的战争模式下蒙古骑兵确实很厉害,但随着火枪和火炮的不断完善,骑兵的威力已经大大降低了。
俄罗斯人的东进也间接说明了他的观点,这些年派驻俄罗斯帝国的工匠和大使已经把大量相关资料通过荷兰商船送了回来,其中就包括哥萨克骑兵的描述。
“咳咳……诸位爱卿的意思朕都听明白了,大多说在了实处,很不错、很有见地、很必要!但也有一些疏漏和不详实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说明。
俄罗斯帝国向东扩张并不是沙皇和贵族们的首选,乃被迫之举。来看看地图吧……这里是俄罗斯帝国、这里是瑞典王国、这里是波兰立陶宛联邦、这里是奥斯曼帝国。
诸位爱卿发现了没有?俄罗斯帝国占据的土地并不小,却没有很好的出海口。波罗的海沿岸被瑞典王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占领了,南边的黑海又被奥斯曼帝国牢牢把控着。
想成为强国,出海口和良港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就目前俄罗斯帝国的实力而言,瑞典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和奥斯曼帝国都不是它能轻易击败的。
而阿尔汉格尔斯克港位于寒冷的北冰洋,每年冰封期长达七个月,完全无法满足海上贸易的需求。想突破地理限制,目前唯一有条件的方向就是向东。
东边除了有高质量的毛皮,还可能找到合适的出海口,所以向东探索是必然。如果顺利,那就一直向东,如果遇到了强敌也没什么大损失,干嘛不试试呢?
哥萨克并不是族群,而是一群比较特殊的武装流民,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关系更像雇佣,至于说战斗力,朕没有亲眼见过,无从评判。”
(本章完)
孙元化的话音刚落,身边站起位穿着一品大员袍服的男子。三缕长髯整整齐齐,人长得清清秀秀,很是斯文。可发言内容一点都不文弱,句句都充满了火药味儿。
兵部侍郎王在晋年满65岁时按照大明律规定主动提交了辞呈,回家含饴弄孙去了。按照顺序应该是左侍郎接任,可熊廷弼只比王在晋小两岁,过两年也得退休,皇帝索性就让更年轻的右侍郎王家桢上位了。
这位从小就对军事热衷的状元郎在兵部一干24年,平日里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看书和找人下棋。听上去好像有点不务正业、心灰意懒、不求上进,实则是在无时无刻的充电。
他看的书大部分是新学方面的,除了陆海两军的操典和战例分析,还有欧洲的军事着作。他下的棋也不是普通游戏,而是专用于军事用途的沙盘推演,对手则是清一水的参谋。
现在他的数学、几何、物理造诣一点不比总参谋部里的机要参谋差,肚子里装满了这些年海军和陆军的战例,在军事理论方面比大部分参谋都扎实。
唯一的短板就是没参加过实战,否则由他当总参谋长不会比谭不明差,是个纸上谈兵的高手,且很有点大局观,或者叫战略眼光。
“谭参谋长、王尚书,俄罗斯人为什么要不远万里跑到这里来搞事情?外喀尔喀三部的牧场已经到了北海,再往北的土地每年只能开化两三个月,拿到手又有什么用呢?”
接着起身发言的还是个一品大员,个子不高,须发花白,肤色黑黄,面容消瘦。看上去无精打采,中气也不很足,显然身体不是很好。
如果说景阳皇帝亲政之后最大的助力来自李贽、袁可立和袁应泰,满朝文武没人会反对。但还有一个人也是新政得以顺利推行的大功臣,同样没人会否认,他就是南洋总督左光斗。
从福建到广东再到吕宋,左光斗足足在边陲为朝廷贡献了20多年。他治理的地方从来没出过大纰漏,且经济发展都非常快,并为新政培养了大量年轻官员和胥吏。
做为封疆大吏,他始终没有失去皇帝的信任,要不是在安南视察时染上了伤寒,大概率会在南洋总督任上终老。
虽然最终靠着金鸡纳树皮捡回了一条命,可身体却被疾病搞垮了。皇帝不忍心眼睁睁看着老功臣死在任上,于是将其调回京城,依旧委以重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利用其丰富的地方执政经验,重新选调一批年轻御史,分派到各地执行督查之职,继续为大明帝国保驾护航。
“……根据俄罗斯大使定期传回来的奏报,近半年以来沙皇和其大臣们并没提及过东侵的意图,土谢图汗部会不会是搞错了?”
想回答左光斗的问题就不能光靠设想了,必须要有实打实的论据。礼部尚书杨嗣昌不得不起身应答,现在的礼部多了个功能,向各国派遣使节,定期接收其传回来的奏报,并加以整理归类存档,以便在需要时拿出详实的依据。
“根据陆军参谋部得到的消息,俄罗斯人一直都在向东慢慢扩张,不是以国家名义,而是武装探险队。他们通常会打着收购毛皮的借口与路过的各族交往,还在沿途修建了一些寨堡。
只是由于语言问题,我们暂时还无法搞清他们东进的具体路线、规模和寨堡位置。为了不刺激外喀尔喀三部,尤其是札萨克图汗部,陆军也不好派遣有规模的人手去北面实地调查。”面对礼部的质询,谭不明从皮包里拿出一沓子参谋部的档案,上面记载着陆军统计司多年来收集到有关俄罗斯的消息。同时也阐明了无法进一步证实的原因。
“仅靠探险队就能操控瓦剌一部东侵,蒙古人没那么好相与吧?”但谭不明的解答并不能让在座的所有人满意,通政使熊文灿提出了另一个疑点。
“蒙古人很强吗?太祖皇帝就是赶走了蒙古人才建立了大明,当今圣上也击败了林丹汗让漠南蒙古各部臣服。当今的蒙古已然不是几百年前成吉思汗时的蒙古了,否则俄罗斯人可能还是金帐汗国的附庸。
根据总参谋部收集到的资料显示,俄罗斯帝国先后吞并了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顺势向东抵达了鄂毕河流域……就是这条河。
在吞并这三个汗国期间,俄罗斯人并没有动用太多军队,最大规模不过千人。更多的是由一群民兵上阵,被称作哥萨克骑兵,非常善于骑兵作战和使用火枪、火炮。
目前仅剩的克里米亚汗国,如果不是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受到了保护,估计也不复存在了。”
对于这个问题谭不明有他自己的看法,是分时间段的。在几百年前的战争模式下蒙古骑兵确实很厉害,但随着火枪和火炮的不断完善,骑兵的威力已经大大降低了。
俄罗斯人的东进也间接说明了他的观点,这些年派驻俄罗斯帝国的工匠和大使已经把大量相关资料通过荷兰商船送了回来,其中就包括哥萨克骑兵的描述。
“咳咳……诸位爱卿的意思朕都听明白了,大多说在了实处,很不错、很有见地、很必要!但也有一些疏漏和不详实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说明。
俄罗斯帝国向东扩张并不是沙皇和贵族们的首选,乃被迫之举。来看看地图吧……这里是俄罗斯帝国、这里是瑞典王国、这里是波兰立陶宛联邦、这里是奥斯曼帝国。
诸位爱卿发现了没有?俄罗斯帝国占据的土地并不小,却没有很好的出海口。波罗的海沿岸被瑞典王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占领了,南边的黑海又被奥斯曼帝国牢牢把控着。
想成为强国,出海口和良港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就目前俄罗斯帝国的实力而言,瑞典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和奥斯曼帝国都不是它能轻易击败的。
而阿尔汉格尔斯克港位于寒冷的北冰洋,每年冰封期长达七个月,完全无法满足海上贸易的需求。想突破地理限制,目前唯一有条件的方向就是向东。
东边除了有高质量的毛皮,还可能找到合适的出海口,所以向东探索是必然。如果顺利,那就一直向东,如果遇到了强敌也没什么大损失,干嘛不试试呢?
哥萨克并不是族群,而是一群比较特殊的武装流民,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关系更像雇佣,至于说战斗力,朕没有亲眼见过,无从评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