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b><\/b>“万岁爷讲课的时候说过边墙以北地势高、水源少、气候寒冷,不宜耕种庄稼,只适合牧草生长。然我朝民众不善放牧,这才让北虏占据了去,为何还要替他们丈量?”
王承恩赶紧接过炭笔,递上湿巾,继续仰头看着地图上新画的区域,字体啥的早就忽略了,评价皇帝的字是宫中大忌,只要不想去守皇陵最好当做没看见,既不贬也别赞。
但有件事很搞不明白,大明版图内部还没画完,为何非要遣人跑去酷寒之地冒险出关测绘,再亲自替北面的蒙古人画地图,难道说朝廷又要与蒙古人议和了?
“嘿嘿嘿,朕把他们家院子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河全都摸清楚,将来就方便去抢东西了。你说派多少海军陆战卫出关才能把北虏的牛马羊全抢回来,五万够不够?”
欣赏完好似有些进步的字体,洪涛心情不错,返回书案放下湿巾,又拿起杜松和孙承宗的奏报仔细翻看,同时也没忘了回答王承恩的问题。
其实和个连北京城都没出去过的小太监,聊远在长城之外的事情基本等于对牛弹琴,但身边实在没人可以聊天,王承恩虽然懂得少,嘴巴却很紧,和他说一说肯定得不到启发,却能像复读机一般在脑子里再过一遍,进一步完善。
“啊!万岁爷要向北用兵?”皇帝说的挺轻松,可把王承恩吓得够呛。
自打放弃了辽东镇,朝廷刚刚缓过口气,怎么又要打仗了呢?而且这几年无论北虏还是建虏都没再大规模扣关,两边就这么相安无事难道不好吗?
“……看你这副熊样,一听打仗整个人都缩了一圈,亏得还说要以命护卫。怎么啦,朕难道比北虏和建虏少长了胳膊腿,为何他们来得朕就去不得!”
只需听腔调,洪涛就能感觉到王承恩身上散发出来的惶恐,心里有些沉重。无论边军胜负,只要一开战,给百姓们带来的只有更重的赋税劳役和伤亡,难怪他们会极度厌倦和恐惧战争。
这种想法很合理,但必须改变,否则不管自己如何折腾,大明都存活不下去。那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没什么好办法,只有用一次次的胜利,再加上一次次的收益来唤醒民众的血性。
让百姓们明白打仗不光有损失也有收获,当收获常常大于损失时,人们才会乐观其变。就像做买卖肯定有风险,只要赚钱的几率更大,商人们就会义无反顾的往上冲。
“……奴婢去叫人把梯子搬走,再到外面守着!”皇帝到底能不能去抢蒙古人的牛马羊呢?王承恩仔细想了想,应该是可以的,没道理蒙古人比皇帝还厉害嘛。
既然大方向可行那就没啥可惧怕的了,如何排兵布阵根本不会,只能尽微薄之力伺候好皇帝,顺便盯紧周围的一切人,不可走漏了消息。
“让张然去接袁总督和李如樟进宫,越快越好。”眼见小太监对这个问题没啥兴趣,洪涛就懒得和他念叨,挥挥手示意该干嘛干嘛,然后拿起笔继续在纸上勾画。
出关与蒙古人作战?没错,经过近十年的准备,洪涛觉得可以动一动了。规模不用很大,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挑起一场中小规模的冲突,不仅没害处,还有可能受益。
就算啥便宜也占不到,也可以当做练兵,顺便给北边和东边的敌人提个醒,告诉他们大明依旧活着,且牙齿和爪子并没掉光,杀伤力很高,别有事没事总想着来捏软柿子。
根据杜松和孙承宗的奏报,从去入冬蒙古人和女真人就偃旗息鼓了,一直到开春也没再为了抢夺地盘大打出手。两人认为蒙古人和女真人有可能正在谈判,只是具体情况还摸不清。
而锦衣卫打探到的消息从侧面印证了杜、孙两人的猜测,蒙古人和女真人确实脱离了接触。从听到的一些风言风语分析,好像是要联姻,但具体谁和谁也是不太清楚。
政治联姻,这是个很古老的招数,有时候管用有时候不管用。但只要有一丝能让蒙古部落与女真人结盟的可能性,洪涛都是坚决不乐意的。
为了让他们两家继续互相敌视,自己力排众议还差点被毒死,好不容易扔出去辽东镇那么大一块肉骨头,岂能连血都看不见就被分而食之了,这是对自己智商的严重侮辱!
既然你们不事先征求大明皇帝的意见,甚至连喜酒喜糖都不准备请,那就别管咱不讲究。干别的洪涛都不太拿手,但搞破坏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且擅长。
趁着婚礼还没举行,派出一支偏军偷偷潜入婚礼现场,见人就杀、见屋子就烧、见东西就抢,把喜事变成白事,我让伱们结婚,发昏吧。
可是说着痛快想着容易,真要实施起来还是很难的。大明把篱笆扎得很紧,处处提防,人家同样也没闲着,只要边军有所动作马上就会被发现。去人少了没啥威力,去人多了又不见得能打赢。
要是放在两年前,洪涛还真不敢冒险挑衅,先不说成立不久的海军能不能打胜,光是朝堂里暗流涌动就很难对付。但现在他觉得可以试试了,理由有三。
首先朝廷大局经过连番整顿目前基本可控,不存在太激烈的党争,即便依旧有不少官员心里认为自己这个皇帝不太合格,短时间内也没能力翻盘,这叫做后方稳固。
其次,经过两年多的不停拉练,海军有了一定的实战经验和战斗力,再加上新式装备的加成,具备了以少打多的能力。只要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充分,各方面都想得周密些,成功几率还是有的。
最后就是这张地图了,看着只是一张图,实际上包含的内容很多。有了它就等于有了地利,至少不会出了长城就两眼一抹黑,因为迷路而贻误战机。同时有了比较详细的地图,也说明情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大致搞清楚敌人的数量、位置,就可以在对己方合适的时间、地点发起突袭,打击其弱点,等于是有心算无心,占了先机。
(本章完)
<b><\/b>
<b><\/b>“万岁爷讲课的时候说过边墙以北地势高、水源少、气候寒冷,不宜耕种庄稼,只适合牧草生长。然我朝民众不善放牧,这才让北虏占据了去,为何还要替他们丈量?”
王承恩赶紧接过炭笔,递上湿巾,继续仰头看着地图上新画的区域,字体啥的早就忽略了,评价皇帝的字是宫中大忌,只要不想去守皇陵最好当做没看见,既不贬也别赞。
但有件事很搞不明白,大明版图内部还没画完,为何非要遣人跑去酷寒之地冒险出关测绘,再亲自替北面的蒙古人画地图,难道说朝廷又要与蒙古人议和了?
“嘿嘿嘿,朕把他们家院子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河全都摸清楚,将来就方便去抢东西了。你说派多少海军陆战卫出关才能把北虏的牛马羊全抢回来,五万够不够?”
欣赏完好似有些进步的字体,洪涛心情不错,返回书案放下湿巾,又拿起杜松和孙承宗的奏报仔细翻看,同时也没忘了回答王承恩的问题。
其实和个连北京城都没出去过的小太监,聊远在长城之外的事情基本等于对牛弹琴,但身边实在没人可以聊天,王承恩虽然懂得少,嘴巴却很紧,和他说一说肯定得不到启发,却能像复读机一般在脑子里再过一遍,进一步完善。
“啊!万岁爷要向北用兵?”皇帝说的挺轻松,可把王承恩吓得够呛。
自打放弃了辽东镇,朝廷刚刚缓过口气,怎么又要打仗了呢?而且这几年无论北虏还是建虏都没再大规模扣关,两边就这么相安无事难道不好吗?
“……看你这副熊样,一听打仗整个人都缩了一圈,亏得还说要以命护卫。怎么啦,朕难道比北虏和建虏少长了胳膊腿,为何他们来得朕就去不得!”
只需听腔调,洪涛就能感觉到王承恩身上散发出来的惶恐,心里有些沉重。无论边军胜负,只要一开战,给百姓们带来的只有更重的赋税劳役和伤亡,难怪他们会极度厌倦和恐惧战争。
这种想法很合理,但必须改变,否则不管自己如何折腾,大明都存活不下去。那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没什么好办法,只有用一次次的胜利,再加上一次次的收益来唤醒民众的血性。
让百姓们明白打仗不光有损失也有收获,当收获常常大于损失时,人们才会乐观其变。就像做买卖肯定有风险,只要赚钱的几率更大,商人们就会义无反顾的往上冲。
“……奴婢去叫人把梯子搬走,再到外面守着!”皇帝到底能不能去抢蒙古人的牛马羊呢?王承恩仔细想了想,应该是可以的,没道理蒙古人比皇帝还厉害嘛。
既然大方向可行那就没啥可惧怕的了,如何排兵布阵根本不会,只能尽微薄之力伺候好皇帝,顺便盯紧周围的一切人,不可走漏了消息。
“让张然去接袁总督和李如樟进宫,越快越好。”眼见小太监对这个问题没啥兴趣,洪涛就懒得和他念叨,挥挥手示意该干嘛干嘛,然后拿起笔继续在纸上勾画。
出关与蒙古人作战?没错,经过近十年的准备,洪涛觉得可以动一动了。规模不用很大,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挑起一场中小规模的冲突,不仅没害处,还有可能受益。
就算啥便宜也占不到,也可以当做练兵,顺便给北边和东边的敌人提个醒,告诉他们大明依旧活着,且牙齿和爪子并没掉光,杀伤力很高,别有事没事总想着来捏软柿子。
根据杜松和孙承宗的奏报,从去入冬蒙古人和女真人就偃旗息鼓了,一直到开春也没再为了抢夺地盘大打出手。两人认为蒙古人和女真人有可能正在谈判,只是具体情况还摸不清。
而锦衣卫打探到的消息从侧面印证了杜、孙两人的猜测,蒙古人和女真人确实脱离了接触。从听到的一些风言风语分析,好像是要联姻,但具体谁和谁也是不太清楚。
政治联姻,这是个很古老的招数,有时候管用有时候不管用。但只要有一丝能让蒙古部落与女真人结盟的可能性,洪涛都是坚决不乐意的。
为了让他们两家继续互相敌视,自己力排众议还差点被毒死,好不容易扔出去辽东镇那么大一块肉骨头,岂能连血都看不见就被分而食之了,这是对自己智商的严重侮辱!
既然你们不事先征求大明皇帝的意见,甚至连喜酒喜糖都不准备请,那就别管咱不讲究。干别的洪涛都不太拿手,但搞破坏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且擅长。
趁着婚礼还没举行,派出一支偏军偷偷潜入婚礼现场,见人就杀、见屋子就烧、见东西就抢,把喜事变成白事,我让伱们结婚,发昏吧。
可是说着痛快想着容易,真要实施起来还是很难的。大明把篱笆扎得很紧,处处提防,人家同样也没闲着,只要边军有所动作马上就会被发现。去人少了没啥威力,去人多了又不见得能打赢。
要是放在两年前,洪涛还真不敢冒险挑衅,先不说成立不久的海军能不能打胜,光是朝堂里暗流涌动就很难对付。但现在他觉得可以试试了,理由有三。
首先朝廷大局经过连番整顿目前基本可控,不存在太激烈的党争,即便依旧有不少官员心里认为自己这个皇帝不太合格,短时间内也没能力翻盘,这叫做后方稳固。
其次,经过两年多的不停拉练,海军有了一定的实战经验和战斗力,再加上新式装备的加成,具备了以少打多的能力。只要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充分,各方面都想得周密些,成功几率还是有的。
最后就是这张地图了,看着只是一张图,实际上包含的内容很多。有了它就等于有了地利,至少不会出了长城就两眼一抹黑,因为迷路而贻误战机。同时有了比较详细的地图,也说明情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大致搞清楚敌人的数量、位置,就可以在对己方合适的时间、地点发起突袭,打击其弱点,等于是有心算无心,占了先机。
(本章完)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