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时,胖和尚说:小沙弥,天气这么热,到坡下路边的西瓜园里化缘去,弄些西瓜来解渴也好。刘梅正要从这三个和尚身边穿插过去,听了这话,便朝坡下路边看,咦,还真有一片西瓜园,园里覆盖着碧绿的瓜藤瓜叶,那碧绿的西瓜,一个个散布在园里,看着它们,还真想摘几个解渴。
刘梅想:这几个僧人虽然个个都是一副老实、安详的样子,但他们的眼睛还挺管事,连我一个妄念乱飞的俗人都没有发现那个瓜园,他们却发现了,还动了化缘解渴的念头。对了,让他们把西瓜弄来后,我也去弄一两个来,送给在湖边劳作的丈夫解渴,不是挺好的么?刘梅走几步,出离了一道树影,却见瓜园东头有一个简易棚子,棚子的四围是一根根齐整的竹竿并列着扎成的,顶上盖着枯黄的芭茅,也许棚里正坐着守瓜人。
此刻,小沙弥已动身朝瓜园走去,他小心翼翼,不因为渴念西瓜而乱了方寸,依然担心踩死地上的蚂蚁什么的,所以步子迈得不快。到了西瓜园,看见青藤绿叶掩映着一个个硕大的西瓜,极富诱惑性,但他能够控制自己,不轻易摘一个,要向主人化缘。
瓜棚里有一个年轻的姑娘正在打盹儿,未注意到有人走进瓜园。要是小沙弥匍匐着身子,悄没声儿地偷摘几个西瓜,那个姑娘根本就发现不了。因为天气炎热,微风轻拂,像无声的催眠曲一样侵淫着人的睡意,那个姑娘虽然在瓜棚的藤椅上斜扑着身子浅睡,但不轻易翻身,鼻孔里还发出细碎的鼾声。
小沙弥看见她,觉得喊醒了不妥,不喊醒,也不妥,师父他们正等着他弄个西瓜去解渴。他有些焦虑地摸着那光秃的脑袋,竟然想出了一个法子。
他故意干咳一声,那个姑娘竟然没有醒,再咳一声,仍没有醒,他暗里责备那姑娘睡得沉,莫说人家偷你的西瓜,就是把你的人偷走也有机可乘。正要再沉重地咳一声,未料那个姑娘翻过身来,把眼睛一揉,便看棚外的瓜园。正好看见小沙弥,小沙弥走近瓜棚口子和善地说:女施主,我和师父等三人途经此地,天气炎热,想化缘一个西瓜解渴,望女施主慈悲施舍。阿弥陀佛!
去!去!去!我又不欠你的西瓜。你们这些光头,不会种西瓜,我凭什么施舍?
小沙弥被莫名其妙地责备一顿,耷拉着满是汗珠的脑袋负气离开了瓜园,回到师父他们站立的炙热的路上,他空手而归,挺不好意思,还讷讷地讲出化缘无果的理由,说那女施主对僧人太不感冒。胖和尚是师父,他沉默良久,看着年老的瘦和尚说:你到瓜园去化缘。
瘦和尚面有难色,他想:年轻英俊的小和尚都化缘不来西瓜,我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和尚就更没有办法了,去了也是白去,那女施主根本不会买账。眼下师父发了话,又不能不去,这样他就硬着头皮,在脸上擦一把热汗缓步朝瓜园走去。
女施主在瓜棚里远远看见一个老和尚过来了,她麻利站起来,非常热情地迎上说:师父,请坐,这满园的西瓜你拣大的挑。瘦和尚万万没有想到,女施主不但未像小沙弥所说的会刁难和尚,还把他这个老和尚当客人一样敬重。
他诚惶诚恐地走进瓜棚,女施主剖开一刷刷瓜瓤诱人的西瓜,任由他一顿饱食,红红的瓜瓤星星点点沾满了他的嘴唇,空气中飘逸着一丝丝瓜瓤的清香。瘦和尚解渴了,他没有忘记师父和小沙弥一路上口渴得厉害。便说:施主,谢谢你,能不能拿走一个给我的师父解渴?女施主笑道:只要你愿意摘,拣大的摘,能带走几个就带走几个。
阿弥陀佛,施主这么大度,贫僧谢恩不尽啦!瘦和尚一边合掌说着,一边转身退出瓜棚走进瓜园,巡视着无数个半藏在油绿瓜叶间的硕大西瓜,果然就拣大的摘了两个,本来还可以摘的,但他想起师父的教诲:出家人不可生出贪心,便作罢。他走出瓜园,女施主还礼貌地称道:师父好走。
离开瓜园的瘦和尚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年老而丑陋,都受到女施主的厚待,而小沙弥那么年轻英俊,又不曾得罪女施主,却不受欢迎。他琢磨不透其中的道理,却又觉得挺有趣,以致走得身上汗蒙蒙的,都不感觉热。
和师父一起站在树阴下的小沙弥心里揣摸着:瘦和尚去了也是白去,那女施主太抠门儿。他还认为师父是在为难瘦和尚。正心猿意马之际,看见瘦和尚抱着两个硕大的西瓜返回来。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不是做梦吧?再定睛细看,来的果然是瘦和尚,而且满脸含笑。小沙弥想:这该不是偷来的吧?不可能,那女施主贼精,不可能让人在她的眼皮底下占便宜。
当然也难说,要是女施主突然发了善心呢?是哦!瘦和尚来到树阴下,把两个西瓜都放在师父面前,说那女施主挺好的,让他在瓜棚里吃够了西瓜,又让他到瓜园里挑最大的瓜摘。站在一边的小沙弥什么话也不说,满脸愧疚地默望着天空。师父见他这般神态,叫他不要难受,说这其中有个缘由——
过去世,有一位高僧到印度南部托钵,带着两个僧徒,一个年老,一个年轻,他们要赴一个村庄去化缘。僧人外出赶路,与一般人不同,一般人结伙外出没有约束,大都边走边聊事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前后距离不过米许。僧人在一起走路很少讲话,而且不是并行,大都是一前一后,走在前面的一般不往后看,有的在心里默念阿弥陀佛等佛号,有的对阿弥陀佛等诸佛作虔诚的观想……
这会儿,年老的僧徒走在前面,看见路边横陈着一只死猫,散发一股难闻的气味,他便捂住鼻子,兀着脸,逃避瘟疫一样很厌恶地快步走过去。年轻的僧徒走在后面,看见那只死猫,不但没有厌恶的情绪,而且心生怜悯。
认为应该把暴尸的死猫挖一个坑埋葬才好,于人来讲,卫生,于死猫来讲,也是对其灵魂的安抚。可是这时候,哪里有锄挖坑?年轻的僧徒四顾,正好来了一个荷锄的老农,他向老农借来锄头,在路左边的地角挖一个坑,将这只死猫埋葬了。
这时,胖和尚说:小沙弥,天气这么热,到坡下路边的西瓜园里化缘去,弄些西瓜来解渴也好。刘梅正要从这三个和尚身边穿插过去,听了这话,便朝坡下路边看,咦,还真有一片西瓜园,园里覆盖着碧绿的瓜藤瓜叶,那碧绿的西瓜,一个个散布在园里,看着它们,还真想摘几个解渴。
刘梅想:这几个僧人虽然个个都是一副老实、安详的样子,但他们的眼睛还挺管事,连我一个妄念乱飞的俗人都没有发现那个瓜园,他们却发现了,还动了化缘解渴的念头。对了,让他们把西瓜弄来后,我也去弄一两个来,送给在湖边劳作的丈夫解渴,不是挺好的么?刘梅走几步,出离了一道树影,却见瓜园东头有一个简易棚子,棚子的四围是一根根齐整的竹竿并列着扎成的,顶上盖着枯黄的芭茅,也许棚里正坐着守瓜人。
此刻,小沙弥已动身朝瓜园走去,他小心翼翼,不因为渴念西瓜而乱了方寸,依然担心踩死地上的蚂蚁什么的,所以步子迈得不快。到了西瓜园,看见青藤绿叶掩映着一个个硕大的西瓜,极富诱惑性,但他能够控制自己,不轻易摘一个,要向主人化缘。
瓜棚里有一个年轻的姑娘正在打盹儿,未注意到有人走进瓜园。要是小沙弥匍匐着身子,悄没声儿地偷摘几个西瓜,那个姑娘根本就发现不了。因为天气炎热,微风轻拂,像无声的催眠曲一样侵淫着人的睡意,那个姑娘虽然在瓜棚的藤椅上斜扑着身子浅睡,但不轻易翻身,鼻孔里还发出细碎的鼾声。
小沙弥看见她,觉得喊醒了不妥,不喊醒,也不妥,师父他们正等着他弄个西瓜去解渴。他有些焦虑地摸着那光秃的脑袋,竟然想出了一个法子。
他故意干咳一声,那个姑娘竟然没有醒,再咳一声,仍没有醒,他暗里责备那姑娘睡得沉,莫说人家偷你的西瓜,就是把你的人偷走也有机可乘。正要再沉重地咳一声,未料那个姑娘翻过身来,把眼睛一揉,便看棚外的瓜园。正好看见小沙弥,小沙弥走近瓜棚口子和善地说:女施主,我和师父等三人途经此地,天气炎热,想化缘一个西瓜解渴,望女施主慈悲施舍。阿弥陀佛!
去!去!去!我又不欠你的西瓜。你们这些光头,不会种西瓜,我凭什么施舍?
小沙弥被莫名其妙地责备一顿,耷拉着满是汗珠的脑袋负气离开了瓜园,回到师父他们站立的炙热的路上,他空手而归,挺不好意思,还讷讷地讲出化缘无果的理由,说那女施主对僧人太不感冒。胖和尚是师父,他沉默良久,看着年老的瘦和尚说:你到瓜园去化缘。
瘦和尚面有难色,他想:年轻英俊的小和尚都化缘不来西瓜,我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和尚就更没有办法了,去了也是白去,那女施主根本不会买账。眼下师父发了话,又不能不去,这样他就硬着头皮,在脸上擦一把热汗缓步朝瓜园走去。
女施主在瓜棚里远远看见一个老和尚过来了,她麻利站起来,非常热情地迎上说:师父,请坐,这满园的西瓜你拣大的挑。瘦和尚万万没有想到,女施主不但未像小沙弥所说的会刁难和尚,还把他这个老和尚当客人一样敬重。
他诚惶诚恐地走进瓜棚,女施主剖开一刷刷瓜瓤诱人的西瓜,任由他一顿饱食,红红的瓜瓤星星点点沾满了他的嘴唇,空气中飘逸着一丝丝瓜瓤的清香。瘦和尚解渴了,他没有忘记师父和小沙弥一路上口渴得厉害。便说:施主,谢谢你,能不能拿走一个给我的师父解渴?女施主笑道:只要你愿意摘,拣大的摘,能带走几个就带走几个。
阿弥陀佛,施主这么大度,贫僧谢恩不尽啦!瘦和尚一边合掌说着,一边转身退出瓜棚走进瓜园,巡视着无数个半藏在油绿瓜叶间的硕大西瓜,果然就拣大的摘了两个,本来还可以摘的,但他想起师父的教诲:出家人不可生出贪心,便作罢。他走出瓜园,女施主还礼貌地称道:师父好走。
离开瓜园的瘦和尚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年老而丑陋,都受到女施主的厚待,而小沙弥那么年轻英俊,又不曾得罪女施主,却不受欢迎。他琢磨不透其中的道理,却又觉得挺有趣,以致走得身上汗蒙蒙的,都不感觉热。
和师父一起站在树阴下的小沙弥心里揣摸着:瘦和尚去了也是白去,那女施主太抠门儿。他还认为师父是在为难瘦和尚。正心猿意马之际,看见瘦和尚抱着两个硕大的西瓜返回来。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不是做梦吧?再定睛细看,来的果然是瘦和尚,而且满脸含笑。小沙弥想:这该不是偷来的吧?不可能,那女施主贼精,不可能让人在她的眼皮底下占便宜。
当然也难说,要是女施主突然发了善心呢?是哦!瘦和尚来到树阴下,把两个西瓜都放在师父面前,说那女施主挺好的,让他在瓜棚里吃够了西瓜,又让他到瓜园里挑最大的瓜摘。站在一边的小沙弥什么话也不说,满脸愧疚地默望着天空。师父见他这般神态,叫他不要难受,说这其中有个缘由——
过去世,有一位高僧到印度南部托钵,带着两个僧徒,一个年老,一个年轻,他们要赴一个村庄去化缘。僧人外出赶路,与一般人不同,一般人结伙外出没有约束,大都边走边聊事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前后距离不过米许。僧人在一起走路很少讲话,而且不是并行,大都是一前一后,走在前面的一般不往后看,有的在心里默念阿弥陀佛等佛号,有的对阿弥陀佛等诸佛作虔诚的观想……
这会儿,年老的僧徒走在前面,看见路边横陈着一只死猫,散发一股难闻的气味,他便捂住鼻子,兀着脸,逃避瘟疫一样很厌恶地快步走过去。年轻的僧徒走在后面,看见那只死猫,不但没有厌恶的情绪,而且心生怜悯。
认为应该把暴尸的死猫挖一个坑埋葬才好,于人来讲,卫生,于死猫来讲,也是对其灵魂的安抚。可是这时候,哪里有锄挖坑?年轻的僧徒四顾,正好来了一个荷锄的老农,他向老农借来锄头,在路左边的地角挖一个坑,将这只死猫埋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