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下午,杨小涛挽起裤腿在地里忙活大半天。
论起种地,他是没有这些庄稼汉子强,但要说一身力气,整个杨家庄都没人是他的对手。
于是,拉犁的活就成了杨小涛最擅长的工作。
那速度,就是身后扶犁的杨大壮都感到吃惊。
他们俩犁完一亩地了,其他人还没干完一半。
再看杨小涛,脸不红气不喘,喝口水继续干,比起杨石头的驴子还驴子。
这就是差距。
“这就是一头驴!”
杨太爷听着杨石头羡慕的话哈哈大笑。
这年头,将人比做成驴那可是十足的夸奖。
能干,有劲,吃苦耐劳,妥妥的农民伙伴。
一些送水的大姑娘看向杨小涛的目光充满侵略性,尤其是杨小涛的身份,就恨不得将杨小涛吃了。
一下午,杨小涛都在田间忙活。
比起车间里的工作,这里农活更脏更累。
太阳落下,众人才收工回家。
又是大锅饭,杨小涛再次体会到这种特殊的平均主义。
好在村里的人都心正,没有偷奸耍滑的。
也没有村干部捞好处的现象。
当然,真要有这样的人,在杨家庄里也无法立足。
吃完饭,杨小涛回到家里,然后将杨大壮和杨石头叫来。
几人坐下,杨小涛将茶水倒满,随即开始进入正题。
杨太爷和杨大壮也知道,杨小涛不会单纯的回来看看,请假可是扣工钱的,没事谁会请假?
几人都等杨小涛说话,杨小涛也不扭捏,将杂交玉米种子放在桌上。
“这是啥?玉米?”
杨石头拨拉着袋子,有些奇怪。
“大爷,这次回来确实有些事需要村子里帮忙。”
杨小涛随后将这玉米介绍给几人,虽然不清楚杨小涛说的杂交啥意思,也不知道他说的那些是不是真的,几个人只明白一句话,这是杨小涛从书上看来的,做实验用的。
“这个好说。”
杨大壮率先拍板,这么点玉米能种多少地?
再说了,他们村里荒地不少,只要分俩人,一天功夫就能搞定。
只有杨太爷在沉思,想起过年时候的事情,心里有些想法,打算找时间问问。
杨小涛却是提出要求,“大壮叔,首先这地不能太好,一般就行。”
“其次,这片玉米要离其他玉米地远一些,最好超过两里地!”
杨大壮听了,沉思片刻,“没问题,村南山上,有块空地。周围都是树。”
杨小涛点头,事情就这样定下来,明天就去种上。
等杨大壮走了,杨太爷这才将心里的疑惑问出来。
“小涛,你这玉米是不是跟过年的时候有关?”
杨小涛也不隐瞒,“太爷,这确实是我当时的想法。”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老人话呢?”
“当年的教训你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
杨太爷面色严肃,生怕杨小涛走了斜路。
杨小涛却是清楚,当年那场台风可是让四九城周围受灾严重。
可他也清楚,那样的台风并不是常有的,四九城的位置本身并不算临海,所以只要抗住中级左右的大风就行。
真要遇到台风,多强的抗倒伏都没用。
“太爷,我知道您的担心。”
“所以这次,我只是实验。”
“您也要知道,要是玉米棒子都跟长棒大粒一个样,那一亩地的收成顶两亩了都。”
“我也知道您怕出现问题,但不去实验,不去试试,永远都不会改变。”
或许是杨小涛的坚持,或许是杨太爷也觉得有理,便不再多说,“那就试试吧。”
最终,杨太爷同意。
但在他内心里,并没有太过重视。
多少年流传下来的经验,甚至大半辈子都在土里刨食,早就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顺从二十四节气,春种秋收的日子。
两人休息,第二天天还没亮,大队伍里的钟声已经响起。
杨小涛打着哈欠起床,杨太爷已经拿回来了早饭,一盘窝窝头,腌白菜。
早饭一般在家里吃,也有人不吃的,都等着中午的大锅饭。
当然,现在干的都是体力活,大家也会在家里吃点垫垫肚子。
两人吃完,就跟着杨石头去南山,那里有一块地,原先是看果园的人开垦出来的园子,后来果园被集体没收,没人搭理,园子也就荒废了。
此时,园子里土石疙瘩不少,平日里村民在这里种点土豆地瓜,没什么收成。
杨小涛选择这块地就是为了实验倒地能不能实现高产。
有了比较才能看出效果。
杨小涛来的时候,杨大壮家的孩子正趴在果树上折腾,一群小孩爬上爬下的,见到大人来了也不害怕。
几人放下农具,开始收拾起来。
前世杨小涛也干过农活,不过那时候都用拖拉机,播种机。
一台机器顶三四个人,而且用时还短。
杨小涛想着,以后要不要研究一下播种机。
这东西不大,应该不难。
不过,前提是,有拖拉机啊。
现在,只能靠人力了。
几个人分工明确,很快进入状态。
一上午时间过去,杂草已经清理掉,
这还是有杨小涛这个人形猛驴的缘故,要是换了其他人,单单犁地都得下大力气。
中午吃完饭,几人继续。
土垄被堆起来,杨太爷在前面用脚踩出坑洞,后面是抓来的杨大壮家孩子,将玉米种子放进去,然后杨石头浇水,最后是杨小涛将坑添上,再用脚压实。
整个工作完成,也到了傍晚。
回到家里,吃过饭后和杨太爷说着最近城里的事,杨太爷喝着酒,抽着烟,脸上的担忧并没有减少。
杨小涛也清楚,自从五月下发的通知后,农村里都有股闷在心头的郁闷,那是对生活的烦恼,对未来的担忧。
杨小涛清楚自己的能力,让他帮忙一家一村,他还能拼一拼。
可让他改善现在农民的情况,那就是异想天开了。
说实话,他就是一个普通工人,往大了说,也不过是有个系统的普通工人。
对其他事上,他能力有限。
而现在他能做到的,就是将这杂交玉米搞好,让更多的村民获得实惠。
杨小涛和杨太爷又说了些玉米注意事项,杨太爷静静的听着,脸上没啥表情,但心里却是十分认真。
他觉得,杨小涛是真的把他们这些农民放心上,竟然为了一个可能失败的想法,就去埋头苦干大半年,这份心,不管成不成,他都得支持,不能冷落了。
看着杨小涛,杨太爷越来越有看自家孙子感觉。
孙子出息了,为国家做了贡献,他这个老革命到了地下,也能给老哥们说道说道。
那是咱孙子!
第二天,杨小涛一早就往回走。
杨大壮还是安排了杨石头送他,不为别的,就杨小涛能够回来送的那些东西,他们杨家庄的人就得承这份情。
何况,有杨石头送他,路上也会省些麻烦。
杨小涛和杨太爷挥手告别,踏上回程。
杨太爷在杨小涛走后,整个人脸色严肃,随后召开村领导会议。
直接说明村南那块地的重要性,平常村里人谁都不准进来,更嘱咐那些放牛娃,好好看着这里。
杨太爷打心里认定杨小涛是有本事的人,对杨小涛的所作所为特别上心。
况且,这事真要成了,对他们杨家庄,对整个国家,都是莫大的帮助。
村里人都听杨老太爷的,谁也不敢瞎碰,更是守口如瓶,当成村子的秘密。
其实,杨小涛之所以要求保密,是怕实验失败了,说出去的话被打脸,面子过不去。
但真要是成功了,他会毫不犹豫的将成果献给国家。
这点爱国情怀,他还是有的。
尤其是在这个艰苦岁月,能为中华母亲做点贡献,也是他穿越来的意义。
而这,也是杨太爷看重他的原因。
随后几天,杨太爷就成了玉米地的管理者。
每天都一趟,风雨无阻。
看着种下去的玉米,一点点长出来,心里十分开心。
杨小涛自然不清楚杨家庄的是,他回到城里后,又开始自己的生活。
每天上班,工作,看书,然后就是回家做饭睡觉。
不过院子里并没有种别的菜,依旧是种植玉米。
他要趁这段时间,尽量的生产更多的杂交玉米。
一旦杨家庄那里有了效果,明年就可以推广开,让全村种上杂交玉米。
至于以后的育种问题,杨小涛也有些想法,就是将这份研究技术交给国家,自己一个人终究能力有限,只有借助国家力量才能让这份技术实现价值最大化。
想到这里,杨小涛便开始着手整理资料。
毕竟,小薇的存在让有些事情不能合理解释,他只能含糊其辞,实在说不过去的,就归结于,运气。
时光流转,转眼睛已经走到八月份,恰是农历七月份。
俗话说七月流火,正是立秋时节。
天气依旧炎热,却是早晚多了一份凉意,人也不用困在家里了。
傍晚时分,杨小涛从院外走来,手上拎着大块肥肉。
路过前院,自然收获许多艳羡目光,却没人上前搭讪。
就是中院的贾张氏,也只是在门口啰嗦两句,不像以前那般嚣张。
显然,先前杨小涛对许大茂的动作,震慑还在。
“陈大爷,忙着呢。”
和院子里的陈大爷打个招呼,陈大爷看了眼,便继续逗弄着旺财。
“伱这是要熬猪油啊!”
“嗯,这不是去买肉,结果买了些肥肉。”
“得了便宜还卖乖,这块肉,你得熬一斤油吧。”
“嘿嘿,那倒也是。”
杨小涛笑着回到家,先把肥猪肉切成小块,冷水下锅,又从空间里取出一瓶料酒,加一勺后便开始熬煮。
等水开后,捞出来又用温水洗干净。
如此再将锅里水烧开,倒入猪油开大火煮开,将水分蒸发完,然后用小火满满熬。
夜幕降临,炊烟升起之时,杨小涛将熬好的猪油倒进罐子里,等冷却下来。
就在此时,院外突然响起阵阵吵杂声,杨小涛出门看时正好碰到王小虎跑过来。
下午,杨小涛挽起裤腿在地里忙活大半天。
论起种地,他是没有这些庄稼汉子强,但要说一身力气,整个杨家庄都没人是他的对手。
于是,拉犁的活就成了杨小涛最擅长的工作。
那速度,就是身后扶犁的杨大壮都感到吃惊。
他们俩犁完一亩地了,其他人还没干完一半。
再看杨小涛,脸不红气不喘,喝口水继续干,比起杨石头的驴子还驴子。
这就是差距。
“这就是一头驴!”
杨太爷听着杨石头羡慕的话哈哈大笑。
这年头,将人比做成驴那可是十足的夸奖。
能干,有劲,吃苦耐劳,妥妥的农民伙伴。
一些送水的大姑娘看向杨小涛的目光充满侵略性,尤其是杨小涛的身份,就恨不得将杨小涛吃了。
一下午,杨小涛都在田间忙活。
比起车间里的工作,这里农活更脏更累。
太阳落下,众人才收工回家。
又是大锅饭,杨小涛再次体会到这种特殊的平均主义。
好在村里的人都心正,没有偷奸耍滑的。
也没有村干部捞好处的现象。
当然,真要有这样的人,在杨家庄里也无法立足。
吃完饭,杨小涛回到家里,然后将杨大壮和杨石头叫来。
几人坐下,杨小涛将茶水倒满,随即开始进入正题。
杨太爷和杨大壮也知道,杨小涛不会单纯的回来看看,请假可是扣工钱的,没事谁会请假?
几人都等杨小涛说话,杨小涛也不扭捏,将杂交玉米种子放在桌上。
“这是啥?玉米?”
杨石头拨拉着袋子,有些奇怪。
“大爷,这次回来确实有些事需要村子里帮忙。”
杨小涛随后将这玉米介绍给几人,虽然不清楚杨小涛说的杂交啥意思,也不知道他说的那些是不是真的,几个人只明白一句话,这是杨小涛从书上看来的,做实验用的。
“这个好说。”
杨大壮率先拍板,这么点玉米能种多少地?
再说了,他们村里荒地不少,只要分俩人,一天功夫就能搞定。
只有杨太爷在沉思,想起过年时候的事情,心里有些想法,打算找时间问问。
杨小涛却是提出要求,“大壮叔,首先这地不能太好,一般就行。”
“其次,这片玉米要离其他玉米地远一些,最好超过两里地!”
杨大壮听了,沉思片刻,“没问题,村南山上,有块空地。周围都是树。”
杨小涛点头,事情就这样定下来,明天就去种上。
等杨大壮走了,杨太爷这才将心里的疑惑问出来。
“小涛,你这玉米是不是跟过年的时候有关?”
杨小涛也不隐瞒,“太爷,这确实是我当时的想法。”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老人话呢?”
“当年的教训你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
杨太爷面色严肃,生怕杨小涛走了斜路。
杨小涛却是清楚,当年那场台风可是让四九城周围受灾严重。
可他也清楚,那样的台风并不是常有的,四九城的位置本身并不算临海,所以只要抗住中级左右的大风就行。
真要遇到台风,多强的抗倒伏都没用。
“太爷,我知道您的担心。”
“所以这次,我只是实验。”
“您也要知道,要是玉米棒子都跟长棒大粒一个样,那一亩地的收成顶两亩了都。”
“我也知道您怕出现问题,但不去实验,不去试试,永远都不会改变。”
或许是杨小涛的坚持,或许是杨太爷也觉得有理,便不再多说,“那就试试吧。”
最终,杨太爷同意。
但在他内心里,并没有太过重视。
多少年流传下来的经验,甚至大半辈子都在土里刨食,早就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顺从二十四节气,春种秋收的日子。
两人休息,第二天天还没亮,大队伍里的钟声已经响起。
杨小涛打着哈欠起床,杨太爷已经拿回来了早饭,一盘窝窝头,腌白菜。
早饭一般在家里吃,也有人不吃的,都等着中午的大锅饭。
当然,现在干的都是体力活,大家也会在家里吃点垫垫肚子。
两人吃完,就跟着杨石头去南山,那里有一块地,原先是看果园的人开垦出来的园子,后来果园被集体没收,没人搭理,园子也就荒废了。
此时,园子里土石疙瘩不少,平日里村民在这里种点土豆地瓜,没什么收成。
杨小涛选择这块地就是为了实验倒地能不能实现高产。
有了比较才能看出效果。
杨小涛来的时候,杨大壮家的孩子正趴在果树上折腾,一群小孩爬上爬下的,见到大人来了也不害怕。
几人放下农具,开始收拾起来。
前世杨小涛也干过农活,不过那时候都用拖拉机,播种机。
一台机器顶三四个人,而且用时还短。
杨小涛想着,以后要不要研究一下播种机。
这东西不大,应该不难。
不过,前提是,有拖拉机啊。
现在,只能靠人力了。
几个人分工明确,很快进入状态。
一上午时间过去,杂草已经清理掉,
这还是有杨小涛这个人形猛驴的缘故,要是换了其他人,单单犁地都得下大力气。
中午吃完饭,几人继续。
土垄被堆起来,杨太爷在前面用脚踩出坑洞,后面是抓来的杨大壮家孩子,将玉米种子放进去,然后杨石头浇水,最后是杨小涛将坑添上,再用脚压实。
整个工作完成,也到了傍晚。
回到家里,吃过饭后和杨太爷说着最近城里的事,杨太爷喝着酒,抽着烟,脸上的担忧并没有减少。
杨小涛也清楚,自从五月下发的通知后,农村里都有股闷在心头的郁闷,那是对生活的烦恼,对未来的担忧。
杨小涛清楚自己的能力,让他帮忙一家一村,他还能拼一拼。
可让他改善现在农民的情况,那就是异想天开了。
说实话,他就是一个普通工人,往大了说,也不过是有个系统的普通工人。
对其他事上,他能力有限。
而现在他能做到的,就是将这杂交玉米搞好,让更多的村民获得实惠。
杨小涛和杨太爷又说了些玉米注意事项,杨太爷静静的听着,脸上没啥表情,但心里却是十分认真。
他觉得,杨小涛是真的把他们这些农民放心上,竟然为了一个可能失败的想法,就去埋头苦干大半年,这份心,不管成不成,他都得支持,不能冷落了。
看着杨小涛,杨太爷越来越有看自家孙子感觉。
孙子出息了,为国家做了贡献,他这个老革命到了地下,也能给老哥们说道说道。
那是咱孙子!
第二天,杨小涛一早就往回走。
杨大壮还是安排了杨石头送他,不为别的,就杨小涛能够回来送的那些东西,他们杨家庄的人就得承这份情。
何况,有杨石头送他,路上也会省些麻烦。
杨小涛和杨太爷挥手告别,踏上回程。
杨太爷在杨小涛走后,整个人脸色严肃,随后召开村领导会议。
直接说明村南那块地的重要性,平常村里人谁都不准进来,更嘱咐那些放牛娃,好好看着这里。
杨太爷打心里认定杨小涛是有本事的人,对杨小涛的所作所为特别上心。
况且,这事真要成了,对他们杨家庄,对整个国家,都是莫大的帮助。
村里人都听杨老太爷的,谁也不敢瞎碰,更是守口如瓶,当成村子的秘密。
其实,杨小涛之所以要求保密,是怕实验失败了,说出去的话被打脸,面子过不去。
但真要是成功了,他会毫不犹豫的将成果献给国家。
这点爱国情怀,他还是有的。
尤其是在这个艰苦岁月,能为中华母亲做点贡献,也是他穿越来的意义。
而这,也是杨太爷看重他的原因。
随后几天,杨太爷就成了玉米地的管理者。
每天都一趟,风雨无阻。
看着种下去的玉米,一点点长出来,心里十分开心。
杨小涛自然不清楚杨家庄的是,他回到城里后,又开始自己的生活。
每天上班,工作,看书,然后就是回家做饭睡觉。
不过院子里并没有种别的菜,依旧是种植玉米。
他要趁这段时间,尽量的生产更多的杂交玉米。
一旦杨家庄那里有了效果,明年就可以推广开,让全村种上杂交玉米。
至于以后的育种问题,杨小涛也有些想法,就是将这份研究技术交给国家,自己一个人终究能力有限,只有借助国家力量才能让这份技术实现价值最大化。
想到这里,杨小涛便开始着手整理资料。
毕竟,小薇的存在让有些事情不能合理解释,他只能含糊其辞,实在说不过去的,就归结于,运气。
时光流转,转眼睛已经走到八月份,恰是农历七月份。
俗话说七月流火,正是立秋时节。
天气依旧炎热,却是早晚多了一份凉意,人也不用困在家里了。
傍晚时分,杨小涛从院外走来,手上拎着大块肥肉。
路过前院,自然收获许多艳羡目光,却没人上前搭讪。
就是中院的贾张氏,也只是在门口啰嗦两句,不像以前那般嚣张。
显然,先前杨小涛对许大茂的动作,震慑还在。
“陈大爷,忙着呢。”
和院子里的陈大爷打个招呼,陈大爷看了眼,便继续逗弄着旺财。
“伱这是要熬猪油啊!”
“嗯,这不是去买肉,结果买了些肥肉。”
“得了便宜还卖乖,这块肉,你得熬一斤油吧。”
“嘿嘿,那倒也是。”
杨小涛笑着回到家,先把肥猪肉切成小块,冷水下锅,又从空间里取出一瓶料酒,加一勺后便开始熬煮。
等水开后,捞出来又用温水洗干净。
如此再将锅里水烧开,倒入猪油开大火煮开,将水分蒸发完,然后用小火满满熬。
夜幕降临,炊烟升起之时,杨小涛将熬好的猪油倒进罐子里,等冷却下来。
就在此时,院外突然响起阵阵吵杂声,杨小涛出门看时正好碰到王小虎跑过来。